中国重点大学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历来有确定重点的传统,不管是中学和大学,确定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还是在建国后还是到211工程、985工程,现在的双一流建设,每次都会确定一批重点大学。
百年来,中国大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重点大学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1951年9月,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民国没有重点大学,但有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世界名校
在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随着传统教育的衰落和现代新型高等教育的兴起,才逐渐出现的。当时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创建的,如高层官僚、开明绅士、传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学,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雏形。
民国时期,蔡元培借鉴德国的大学模式,把高等院校分为以理论学科为主的大学和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专业院校。他对北大进行教育改革,设立课程选修制度。五四运动后,北大一跃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大学。
20年代初期的新学制深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高等学校分成了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新学制实施后,涌现了大量高等专业学校,学习工程技术、法律、医学、农业等专业技术。
1927年,新的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立高等学校体系,在他的倡议下,中华民国大学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国的大学、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外,还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负责全国的教育立法工作。他还在全国实施大学区制,把中国分成若干学区,每个学区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校。但是大学在之前就获得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并不愿意服从中央政府的规划。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计划以失败告终。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的高校大量内迁,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省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西南联大合聚清华、北平、南开三校之力,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也是当时世界的名校。抗战结束后,各校又纷纷回迁,并没有改变中国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状况。
1949年之前,陆续出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西南联大培养过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央大学1948年在全亚洲排名第一。
同时教会大学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
现代大学建立初期,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经验,结合中国传统和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大学办学思想。
50年代开始院系调整,建立重点大学
建国后,政府接收旧国立大学,号召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开设适应国家实际应用所需要的课程,同时把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融入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在苏联单科大学教育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院系调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区分布合理化,和对课程模式、高校名称进行调整。那些已经拥有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工程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散,并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会院校也被合并重组。
中央大学被肢解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几个大学,交通大学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它们是院校调整最大的受害者,北大和复旦则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复旦一举成为全国顶尖大学。
到1955年,一个结构严密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体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辖的一些工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辖的部属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创办的大学明显增多,如湖北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从1957年到1960年期间,高校数量和入学人数增长惊人。高校数量从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学生数则涨了至少一倍。
“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学校被裁并、撤销。1971年高校数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开始出现了第一批重点大学。教育部指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6所学校为重点大学,到1959年又扩展到了16所。重点大学不断增加,到“文革”前,全国重点高校有68所。
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到1946年结束。
“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15所大学,南大、浙大缺席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开复苏。“文革”中被搬迁和解散的各类院校开始恢复,1952以后停办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也得到了恢复。
1977年5月2日邓小平提出要办重点大学,集中优秀人才办。1978年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1978年国务院最终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名向中央写信,建议中央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财政预算和投入,特别是要拨出专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国著名的部分重点大学建设。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1984年确定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学纳入国家“七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后来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学均未上榜。
“七五”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确定后的十年间,教育领域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五年后这15所大学又顺延为“八五”重点建设的大学。
建国初期的学校系统图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乱,211工程名单起变化
进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乱。南京大学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须发表两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学位,使得连续7年SCI文章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科建设水平、教师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其规模一度比其他同类学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学科布局,特别是理科博士点的布局及国家重点学科的争取中都取得主动。华中理工、东南、天大、哈工大等校发展也很快,之前的重点大学建设名单有些不适应了。
1995年,开始了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国防科大、人大、北师大、北医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开、天大共四所大学。211工程一定程度促进了各校的竞争,也一定程度助长了攀比。迄今为止,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中国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年只招4万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级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从1996年,国务院、教育部就设想再从这15所大学中选出10所,作为中国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国家将投入巨资,目标是在中国打造10所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这就是所谓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当年12月出炉:北大、清华、复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属七所、中科院属中科大以及国防科工委属哈工大入选。其中北大、清华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则是新面孔,取代了北理工、北航的位置。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争抢的名额,不断扩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常春藤联盟”,即C9联盟。
1977年12月11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走进考场。
985、211工程形成身份壁垒,造成资源分配不均
很多高校纷纷开始合并。北京大学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合并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合并上海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尽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却把它当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高校有了一个985的帽子,一戴定终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机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轻松地获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获得的国家资源也远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据媒体报道,2013年,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经费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约1.2亿元,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6亿之多。
另外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会以985、211工程为标杆来简单衡量人才。虽然教育部多次提过“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业单位选拔,一些地方公务员引进人才,也把985视为一个必要的门槛。
这些弊端让“985”“211”的存废争议在社会上时常出现。2014年11月,一则“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传闻在网上持续发酵。虽然教育部后来辟谣了,但关于“985”“211”高校存在价值,关于教育资源失衡、大学等级森严、利益固化等弊端却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教育部多次提过“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
“双一流”是211、985的延续,引入淘汰机制
东南大学教育专家爱仲伟俊表示,国家现在提出“双一流”,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我们最早提出211概念,是为了做出一批好大学;后来提出985,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更优质的大学;现在提出双一流,是要再提升一个层次,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三者之间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关系。
早在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与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员表示,“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