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校信息专题荟萃正文

历史回顾:华中科技大学是如何崛起的?

发布:2019-01-28 10:37分享:

为了迎接建校六十周年,学校在筹建永久性的校史馆。在研究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校史资料时,有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原华中工学院在建校后的近二十年里,就全国高校的情况看华工属于二流大学。当时全国高校中首批重点大学有22所,华工是第二批进入重点大学的。但是在文化革命结束后的近二十年里,华工迅速崛起,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大大提升,首批进入211,研究生院进入前十名,被社会公认为国内一流大学。华工的发展进程中哪些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学校发展史的精髓是什么?有哪些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需要传承和发扬?这里,仅就个人的认识回忆历史,供校史研究的同志们参考。

(一)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奋斗目标

华工创建以来每个发展的历史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落到实处的规划。这些奋斗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动力。

一是建设万人大学。1954年7—8月间我们从南昌、长沙、桂林、武昌四个分部会师喻家山。学校领导讲:这里将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是一座学生达到万人,校园四千多亩的大学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急需工业建设方面的人才,为此教育部先后将华工在校生的规模定为8000人、10000人、12000人、15000人,成为五所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四千亩校园当时仅次清华大学,可别小看这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使华工发展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万人大学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决定的,华工人更看重的是体现办学水平的奋斗目标。

二是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建校后的头四年(1953—1956),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达到国家的规范要求,基本上过了教学关,毕业生质量高,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校进入边发展边提高的阶段,提出了《华中工学院12年远景和1956—1960年的综合规划》。本着积极发展、重点提高的方针,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将个别学科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1960年10月华工正式进入国内重点大学行列。重点大学既是国家要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更是要在教育质量、科研成果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学。特别是1956年后,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向科学进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号召下,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957年5月首次召开华中工学院科学讨论会,全国各地有106个单位的569名代表参加,时任湖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到会讲话,号召大家奋力攀登科学高峰。   

三是争创国内一流大学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华中工学院相对而言是一所内伤较小的高校,广大教职员工怀着第二次解放的喜悦,积极性蓄势待发。朱九思同志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广积人才、创建新专业、狠抓科学研究。同时动员教职工认真总结文革前十七年办学的经验教训,通过出国考察和对国外一流大学发展最新成就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应该走吸收国外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新路。

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是国际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华工参照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分两步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

第一步实现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目标。同时狠抓学科建设新布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这是我国高校中大批培养工业建设人才的工科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结构,拓宽专业口径,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经之路。这项改革经历了近十年的努力,到1984年形成了综合大学的整体框架,在学科结构上实现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目标。

第二步在进一步完善综合大学学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着重提高。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使学校办成名副其实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是国际一流大学最显著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大学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真正使大学成为出人才、出成果、出思想的重要阵地。这项任务在1986年第4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经过十年努力,到1996年第6次党代会基本实现。经过教育部全面考核评审,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并在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进入前十名。

(二)审时度势,多谋善断的领导核心

我国高等教育始终是在国家规划和指导下加速发展的。但是每个学校建设的实效和形成的特色却与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师生员工共同奋斗密不可分。

朱九思同志从筹建华工开始到因年事已高退出领导岗位长达三十多年。除了五十年代后期有几年是彭天琦任党委书记外,他始终是华工的主要负责人,这在我国高校中也是少见的。他在中学、大学学习期间受到当时我国优质教育的熏陶,参加革命后又经受抗大的锤炼,使他成为一名真正懂得教育规律的领导干部。同时他又有办报的革命经历,具备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审阅稿件时的精准和细微。这些个人特质在办学几十年中充分体现出来。他在华工创业史中作出的贡献充分体现在校史展中,在我国高校中有很大影响。我在参加华师的三讲时,一位华师的老教授对我说:“华师过去就缺了一位朱九思。”

华工在全国高校中迅速崛起始于七十年代初。回顾这一段历史,以朱九思为代表的领导干部和以刘颖、马毓义、陈挺为代表的教授、专家组成的领导核心,带领华工师生员工乘改革开放之风,突破原有办学模式,率先实现三大转变,闯出了一条华工奔向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华工发展史留下了宝贵财富。

一是巩固和发展了华工人团结进取、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树立了敢于竞争、勇争一流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支柱成为华工校园文化的核心,激发了师生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成为华工人团结奋斗,努力开创新局面的巨大动力。

二是设计了一流大学的新蓝图,构建了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整体框架,从体制和结构上指明了向现代大学迈进的路线图。特别是在全国工科院校中,率先突破全面学苏的办学模式,冲破种种阻力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率先提出科研要走在教学前面的观点,为把高校建成两个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总之,在这个时期华工有许多勇闯新路,率先试点的重大改革举措,取得实效,留下宝贵经验。

三是培育了求真务实、令行禁止、从严治校、尽职尽责的实干作风。学校发展中的任何重大举措都必须适应国家需要,都必须符合学校实际,都必须狠抓落实。这种优良作风体现在大兴调查研究之中,充分了解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发展动态,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我校存在的主要差距,做到心中有数,再制定我们的赶超规划,学科创新计划。要实现奋斗目标还要大兴团结合作之风,我校创建的许多新专业,新兴学科,骨干力量都是从机械、电力、动力等老系中抽调教师联合攻关取得突破的。激光、电子精密机械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就是最好的例子。

1984年全国许多高校都进行了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华工新的领导成员绝大多数是从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中选拔的。他们与老一代学校负责人相比,虽然没有像朱九思那样的威望和影响力,但他们绝大多数是与华工共同成长起来的,对学校有深厚感情,对教学、科研、育人环境、办学条件十分熟悉,领导成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学科专长不同适于优势互补。这是一个年富力强、讲政治、讲团结、懂教育、干实事的新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按照省委和国家教委的指示,认真总结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经验教训,制定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规章制度,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了集体领导和科学决策。同时明确规定每位领导成员分工负责的岗位责任,把主要精力用到分管的工作上来。许多重大改革措施都要在常委会和行政办公会上充分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决议、然后按分工分头执行。许多重要工作的实施也体现了党政协调一致。例如:全校文科、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外事、师资等工作会议,都是校长主持并致开幕词,主管副校长做主题报告,常委听取讨论意见,提出贯彻会议决定的要求后,由党委书记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学校领导班子按照“继承中求发展,改革中求创新”的思想,分工下到基层,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认真总结华工改革开放以来的办学经验,尽力使华工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得到充分传承,把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教育改革措施更加完善。针对最近两年招生人数增长过快,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经费不是按生均,而是按基数加发展,招生越多,生均经费越少),办学条件赶不上发展需要的问题,学校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两年内建设了新的教学大楼、学生宿舍、食堂、澡堂、学生俱乐部等设施,基本上满足了发展需要。

为了实现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又提出了“坚持改革、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着重提高”的方针,强调要扎扎实实苦练内功,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使教育改革进入一个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国家重点大学展开了一系列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全面考核评估,这对实现一流大学的目标是极大的促进。华工针对详尽的考核指标,找准薄弱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工作抓得比较扎实到位,使校内教育资源进一步合理配置。例如拨专款充实更新基础课、主要技术基础课实验室的设备;重点投资建设若干重点学科,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完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国家教委组织专家现场考核评估,华工先后荣获“校园环境优秀奖和创新奖”,“华中理工大学教育质量优秀高校”称号,“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前十名”,“全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大学”。华工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社会公认,步入了国内一流大学行列。

(三)精心谋划,出奇制胜的学科建设

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若干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一流水平的学科。显然,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学校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华工在学科建设、学术带头人的地位、科研团队的实力等方面与国内若干名校相比,确实存在明显差距,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当弱者与强者竞争时,通过精心谋划,瞄准突击方向,组织精干队伍,实行出奇制胜的战略,往往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华工建校初期最主要的学科是机械、电力和动力等为重工业服务的专业。新的学科在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几年内曾经大起大落,没有形成气候。第二次新的学科布局是七十年代初开始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从国外学科发展趋势、国家科技教育发展急需的技术领域、高校竞争的动态中来选择出奇制胜的主攻方向。回顾历史,华工经过精心策划的学科布局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某些新兴学科国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尚无强手竞争,主管工业部门又表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愿意支持我们上马。此时应该当机立断,迎难而上,加速发展。华工七十年代初建立的激光、计算机外部设备得到电子工业部支持,机械产品的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机械工业部的支持,迅速发展壮大。

二是某些高新技术的研究已有相当基础。例如:数控技术在五十年代后期起步,文革中厂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在重点高校中已有相对优势。文革后学校决心重点扶持,锦上添花,投巨资在校内组织机一系、自控系、机械厂联合设计制造数控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机床。这两种机床均系国内首创,产生很大影响,为华工数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理科的学科建设由于专业建立不久,要在学术研究上与国内名校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更是十分艰难。但若能抓住机遇,利用工科优势建设理科研究平台,做到人无我有,同样出奇制胜。华工地球引力实验室的建设就是成功的例子。九十年代初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曾任南京工学院院长)从引力实验室走出洞口时感慨到,“想不到华工还有这样的宝贝!”

四是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确定后,要千方百计狠抓落实,增加资金投入,组织精干队伍,重点突破,较快取得优势。激光、计算机外部设备创建时就是从机械、电力等专业抽调骨干力量组织联合攻关队伍,边干边学,不断壮大,经过近二十年努力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五是借船出海,创办文科和理科专业。华工在走向综合大学的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措施就是聘请或引进国内知名学者或大师为学科带头人,指导创办新专业。例如:力学的钱伟长、数学的徐利治、社会学的费孝通、汉语的严学窘等。他们通过建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举办讲习班,培养青年教师;创办学术期刊,为华工争取学术影响力。实践证明,这是工科院校转型中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创新之路,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出奇制胜的发展战略。

(四)重用、厚待、精选、严育的师资建设

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既要国家的重点支持,增加教育投入,又要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努力开创新局面,更要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忠诚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开拓进取敢啃硬骨头的拼博精神,总之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学校改革发展影响深远的问题。根据教师的劳动特点,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回顾历史,仅就华工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努力做好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的众多措施中介绍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选、培育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重点学科的领军人物——帅才的培养更是要有长期的精心安排。华工建校初期就十分重视这项任务。当时从优秀的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重点培养对象,例如黄树槐、杨叔子、李再光、陈德树等,先后派到有苏联专家的清华、哈工大进修,到苏联高校留学,文革后又到美国留学。在教学科研实践中精心组织团队,经过长期培养终于成长为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文革后,学校领导更是加大了各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大批选派的优秀骨干教师出国进修,优秀青年教师或在读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他们许多人都成为各个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为华工的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要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精神,必须处处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八十年代初,学校组织校办工厂生产洗衣机和电扇,每户教职工家庭分配一台洗衣机和两台电扇。在那普遍使用芭蕉扇的年代,这种举措真是雪中送炭,温暖人心。后来又在校内建煤气站、净化水厂和矿泉水厂,这些便民措施深受教职工欢迎。学校除了招待所外,首先在托儿所和幼儿园安装了空调(当时空调尚未普及到家庭和办公室)。这本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有一位电子工业部的领导参加会议住在招待所,早晨在校园内散步时发现幼儿园装了空调,十分感慨地说,“华工对教职工后代的关爱,真是抓到点子上了,这对稳定队伍,调动积极性很起作用。”

三是千方百计关爱出国留学人员,争取他们学成回国服务。凡是学校公派的留学生,出国前校领导都要单独约见听取意见,表达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学成回国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上新台阶作贡献。当学校出国人员达到一定规模,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每年春节前召开留学人员在汉家属座谈会,介绍学校改革发展新进展,留学人员动态,参观学校的种种设施,例如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设施,广泛征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增加他们对学校的了解和感情。这是一种与留学人员沟通的有效形式,反映很好,这种活动坚持了近十年。当一些留学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之前,1987年5月我和负责留学生工作的干部到美国近二十所大学看望了在美国的留学生108人。凡是一个城市有几所大学的就在一所大学集中召开座谈会,有家属在美国陪读的都分别进行家访,在住房较宽的留学生家里举办当地留学生聚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留学生的思想情况和毕业后的去向,尽量争取他们学成回国服务。即使他们留在美国工作,也与他们商讨如何为学校提供图书资料和科技信息。这些活动增强了留学生与学校的感情,并建立了比较长久的联系。在访问中除了几所有合作关系的大学正式邀请我们去访问之外,所到许多城市的接待、交通、住宿都是留学生负责安排的。我们回国时还带回留学生送给学校的仪器、图书和复制的软件。学校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留学生的工作,他们利用出国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看望留学人员,鼓励他们回国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钟伟芳同志利用参加“中美大学校长会议”的机会,到美国一些大学看望留学生,其中对有师生关系的王乘(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使王乘当面答应取得学位再做完博后,一定回学校任教。由于校领导对留学生工作做得比较细和持久的关心,相互间建立亲密关系,一些在国外工作的校友至今与他们保持联系。

(五)敢为人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文革”结束后,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要加速发展壮大必然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此,组织专人了解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并发出了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内动员令。我们深知,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造就一流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大学崛起和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举措,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工要走出国门,开创国际交流渠道,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确实困难重重,举步为艰。学校领导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创了新局面。

一是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当时教师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这是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障碍。为此,学校领导决定每年举办暑期外语班。这项措施起步早、规模大、坚持久、实效显著,对华工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是精心选拔,大量派出留学人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工是最早批准教师自费出国留学的,那时出国手续怎么办都不十分清楚。应该说学校领导的思想是十分解放的。华工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选派的公派出国人员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各个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四百人派到美、英、德、法、日等国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时间一到二年。这批人回国后,许多人都成为各自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各级机构的负责人。另一部分是恢复研究生招生后,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们之中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学成回国的,许多人都成为学校新兴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三是鼓励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奖励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当时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学校是尽了很大努力的。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约十年的时间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考察或讲学的教师超过1000人次。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

四是热情邀请国外著名大学的著名学者来我院访问讲学。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和日本名古屋大学校长等一批著名学者来访,极大地提升了华工的学术氛围。特别是有些著名学者来访问之后,又邀请我校派骨干教师去参加他团队的合作研究,这对我校的学科建设起到了借力发力的作用。

五是大力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二十多年时间内,学校先后负责举办了几十次国际学术会议。例如:国际生物力学会议、国际金属切削会议、国际能源会议、国际电机学会议、中美经济合作会议、首届外国语教学国际会议等。这些国际学术会议对提升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学术成就影响力有很大的作用,还为教师走出国门、广交朋友拓宽了渠道。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华工迅速崛起的历史经验已成为我校建设一流大学的宝贵财富。华中科技大学已经继承和发扬了华工、同济、城建等校的优良传统,发挥了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开创新局面,登上新台阶。在服务社会、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更显示新特色,作出新贡献。面向未来,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迎接新挑战,攀登新高峰,以更辉煌的业绩迎接建校六十周年,走向光辉的未来。

(来源:中南大学规划与发展,作者:原华中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德焕)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