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陆正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逻辑研究
本文为常熟理工学院陆正林副研究员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陆正林,安徽池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主任科员,副研究员,苏州大学教育学原理硕士、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哲学和新建本科院校研究。近年来,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在《教育发展研究》、《高教探索》等期刊发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相关研究论文近十篇,主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相关省部和市厅级课题项目多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在实际新建本科院校研究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其因素之一就在于理论不扎实,理论上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坚定。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个20年:第一个20年:恢复发展期;第二个20年: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期。加速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量和规模上的大众化并且将要进入普及化状态,二是质的变化,我国正从高教大国向强国转化;转型发展体现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
首先,就历史逻辑而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办应用型大学要有历史自信,应用型大学是大学发展新的阶段,一般来说,新的阶段总会超越前一个阶段,应用型大学作为更高阶段的大学,应该有自信心、不是低人一等的。从欧洲大学发展历史来看,从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到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再到为地方农业、教育、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欧洲大学经历了这几种类型的转变。对照我国当前大学类型转换,与之非常相似,面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传统学校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已经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半,这些学校基本定义为应用型。
其次,知识逻辑,即大学与知识的关系是什么?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大学与知识的关系:大学的本质是学校,学校的本质是教育,教育即培养“人”,培养人离不开知识。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核心的是知识。大学与知识有着天然的联系,理解大学的演进变化,离不开对大学与知识的关系的理解。在前一天的报告中多个老师也提到大学的几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知识传承的古典大学,第二种形态是知识创新的研究型大学,第三种形态是知识应用的应用型大学,可以看出大学与知识关系的不断递进。先是传承,传承之后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发现新的东西之后、发现知识体系还不够,继续发现还需要更近一步,所以我们还要建立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要有理论自信、历史自信。
再次,基于前面两种逻辑,教育逻辑即应用型大学的出路是什么?应用型大学该成为什么样的大学、我们应该怎么办、干什么?应用型大学应该具有的社会使命,是参与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发展,不是象牙塔、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应该用知识改造这个社会,在新的使命之下有了服务社会的职能。应用型大学转型得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是什么呢?就是服务社会。有时候光说应用型大学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改革怎么改,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能还是没法深入进去。实际上可以反过来,我们从服务社会这一点出发,怎么服务?大学服务社会的特征主要是从技术服务入手;怎样提供技术服务,必须要通过应用研究。这就涉及到几个转变。在研究方面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发现知识到应用知识,第二个研究转变是从目的到手段。可能有些人不太认同,因为应用型大学本身不是为了应用,目的是为了应用。在教学方面的第一个转变是应用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第二个转变是服务社会与教学相结合。关键是要定义好应用型大学的研究,研究是一种中介性的职能,是教学和服务的桥梁。
最后,实践逻辑即实践的方法论,这就是创业发展、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是一个创业发展的过程。新建本科院校在创业过程中都会提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口号,把服务当成获得支持和发展的手段,这一定程度上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创业首先是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大学的精神理念、价值目标和大学职能的实现过程,其次才是利用学术资本获取发展资源从而更好更快发展,目的与手段不能倒置。以“服务”为目的和以“服务”为手段,短期看似乎并无差别,但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后,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创业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是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因为新建本科院校是最底层的本科院校,白手起家、底子薄、办工科投入大、基本建设投资大,应用型大学建设经验少,政策尚处于不断完善中,转型发展又具有系统性、深刻性、长期性和渐进性。创业发展同时就是一个特色发展的过程。知识是普遍的,而知识应用却是特殊的,特殊的就是特色。所以通过知识应用来创业发展,必然会形成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以“改造世界”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应用研究为自己的“核”武器,利用“学术资本”来创业发展,在创业发展中形成特色。
文字整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