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沈士德:高职院校“新生态课改”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沈士德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书记校长论坛上所作的报告,文章根据现场讲话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内容经本人审阅。
个人简介:沈士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是江苏省和徐州市督学;江苏省建设行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江苏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徐州市淮海服务外包职教集团理事长;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分会副主任。是《供热通风与空调类系列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省品牌专业主要完成人。主持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系统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的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持完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六三制”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等3项省教学改革课题。
尊敬的丁厅长、邓校长,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高教学会给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我们深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高职教育界的佼佼者,为我们树立了很高的标杆。作为苏北的一所高职院校,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我们学校的基本情况。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9年,最初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军第三技术学校,起源于军校。1983年更名为徐州煤矿建筑工程学校,1998年随着国务院部委调整,划归江苏省教育厅管理。由于我们深厚的军校背景,45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早晨起床和晚上熄灯使用军号,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出早操、整理内务,这一传统得到了毕业生的高度认同,但在校学生却难以接受。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会坚持这一制度,并努力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意义。近年来,学校在省委高质量考核位居高水平高职院校第一等次,主持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4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4个;建设省品牌、高水平骨干专业9个;建成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42门;入选“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9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15项。
一、项目的提出
学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探索,首先是项目的提出,特别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触发了产业变革、技术革命,催生了新职业、新岗位、新标准,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教育方式。那么我们职业教育下一步该怎么做呢?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向,由谋生到人本,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痛处在于如何补短板,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最主要的还是课程,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我们这几年所有的课程改革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学生职业的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课程改革的三个切口就是改机构、改体系、改条件。课程改革的五大组群,就是立体思政课程群、专业技能课程群、社会培训课程群、通识素养课程群、国际化课程群。高教出版社在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苏北课程中心,该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并顶层设计系统的课程改革。我们的课程中心下设开发中心、资源中心、管理中心和学分银行,其中学分银行还是江苏省建设行业学分银行的一个重要单位。同时,我们也成立了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旨在形成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两个课程实践中心。我们已经建成了专业技能体验中心,特别是对于学文科的学生,他们可以在我们的体验中心选择一些基本技能课程,进行通史教育。而对于学理科的学生,则可以在我们的文化实践中心进行体验。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路径与做法
首先就是改机构,创新赛道、整体布局。我们一体化设计切入,成立学校总课程中心,校长挂帅,统筹协调,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新生态课改”工程。总课程中心下设课程开发中心、课程管理中心、课程资源中心和学分银行四个分中心。独立设置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建成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2个课程实践中心。
其次就是改条件,强化保障、赋能培养。一是改硬件,重构课程教学“新场景”。面向新的变革和新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搭建全新的智能化、协作化、实景化教学场景,融合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创设个性化“学习新场域”。2022年建成1间智慧学习厅、6间智慧课栈、156间智慧救室和5个实景化产教融合操训平台。以“人本化”学习场景赋能课程群教学质量提升。二是改软件,重塑课程教学“新能力”。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将普通教室改造成了智慧化教室。改软件方面,我们重塑了课程教学的新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固有的路径依赖,通过数字化赋能来更新教学理念。我们对所有专任教师进行了连续的数字化赋能轮训,包括从企业引进的人员也参加了新教师的培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固有路径依赖,数字化赋能,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材形态、革新教学方法。2022年“新理念·新教法”专任教师轮训率在86%,“新职业·新技术”专业教师实践率72%。教师教学能力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0项,出版新形态教材44部,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2部。
最后就是改体系,系统设计、灵活组群。这些课程群旨在解决关键岗位能力不足、融合跨界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服务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一是组建立体思政课程群。聚焦立德树人,嵌入立体化设计思维,开发情景模块、沉浸横块、实践特色模块14个,铸魂育人、培育新人。我们组建立体化的思政课程群,聚焦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嵌入立体化的设计思维,我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情景性、沉浸式和实践特色的教学模块。为了激励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投入教学,我们为每位思政课教师提供了额外的津贴,根据考核情况,每月平均可达500元,表现优异者甚至可获得800元。此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按照每个学生40元的标准,我们为思政课实践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尽管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我们仅有四门思政课必修课,但我们仍然积极开发了六门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总投资达1600万元的思政教学基地。该基地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施,还成为了一个集教学、研究、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成立了红色宣讲团,由思政课教师组成,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宣讲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正能量。其中,一位思政课教师代表江苏省委宣传部参加了国家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思政课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二是组建专业技能课程群。破解关键岗位能力不强、融合跨界能力不足,重构专项类、培优类、迁移类课程模块45个,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我们组建了专业技能课程群,旨在破解关键岗位能力不足和融合跨界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我们整体专业以建筑大类为主,且当前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产业处于滑坡的现状,我们把握这一契机,对所有建筑类专业进行了重组,包括专业的重组、课程的重组和技能的重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建筑产业的滑坡以及后续的转型。我们已经从传统的一般建筑领域,向智能建造领域转变,并逐步从国内人才培养向国际化人才培养过渡。这是我们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赋能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典型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都是基于产业需求和岗位标准来设计的,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对所有专业和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优化。这些改革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为下一轮建筑产业的回升回暖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三是组建社会培训课程群。我们根据产业工人、新型农民、现役军人以及职教教师等分类,搭建了相应的课程模块,旨在服务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例如,我们与徐州空军基地合作,已经连续六年为他们提供培训服务。同时,我们也与徐州市消防支队签订了协议,为他们新入队的人员提供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确保他们在离队时能够拿到毕业证书。这种靶向式的精准职业培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我们正在积极做新型农民工的培训,特别是围绕建筑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如装配式建筑等人才的需要。目前,徐州市将大量的农民工培训任务交给了我们学校。我们分类组建课程群,分层搭建课程模块,只要有需求,就可以直接运用相应的课程模块。按照产业工人、新型农民、现退役军人、职校教师等分类搭建课程模块35个,服务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四是组建通识素养课程群。扭转重技能、轻素质倾向,开发文明、生命、思维、科学、艺术类课程82门,打造大师说、名家讲、校友谈、朋辈论、工匠带、创新做、创业行特色单元7个。这些课程大多是我们自己老师开发的,虽然每门课程的开发经费并不多,但所有参与开发的老师都有资格参与下一轮的评审和支撑工作。目前,我们学校的专任教师只有800多人,但已经开发出了这么多的通识教育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五是组建无计划课程群。开发语言类、语言文化、技术思维课程。输出了国际课程标准八项,有第一批郑和学院,在柬埔寨经济管理大学建立了郑和学院,首批四个专业已经招生。在全球也都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身影。另外,建筑大类的专业在非洲开设很多。目前,我们学校的学历教育留学生有247人,培训的老挝师生和非洲骨干教师数量也相当可观。同时,我们还参与了中文加职业教育技能非洲项目,与非洲的喀麦隆等国家合作,为他们的学历教育学生和骨干教师提供培训。此外,我们还与印尼等国家的合作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中职、高职以及部分中学校长的培训。
三、成效及影响
首先,树立课程改革新范式。我们确立了“整体设计、联动协同、系统生发”的课改新理念,形成“一主线、三切口、五组群”的课改新体系;创设“教”与“学”的新场景,系统研发“新生态课改”的标准、工具、指南等,制定配套文本文件156项。同时,我们也在全国“双高计划”高绩效发展论坛上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为即将到来的教育部验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江苏省的评估中,我们学校表现优秀,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其次,课程建设达到新高度。自2022年以来,我们获批了多门在线精品课程,包括省级和更高级别的课程:获批在线精品课程国家级8门(全省第三)、省级20门。我们的课程覆盖广泛,不仅在全省各镇的学校中拥有领先的省级课程数量,而且新教法的应用也达到了90%的覆盖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了学分的统一管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2部(全省第一)、省部级规划教材37部。新教法普及率超过90%,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40篇。培养行业急需复合型人才1398人,新型现代学徒1586人。
最后,辐射引领产生新效应。我们完成了省教育机构委托的全省中职建筑类专业全套课程标准开发,帮助了46所中职学校进行了改进。完成宁夏教育厅委托的贯通培养课程标准体系开发,并获得了80万的课程开发费用,辐射18所学校;全程指导3所省外高职学校课程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在国际化方面,我们也为非洲13个国家提供了7项职业技能证书标准服务;承接坦桑尼亚教育部5个职业标准研发,辐射20所学校,展现了学校在国际化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
各位领导、同仁们,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南京师范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黄垣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