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策略与路径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邵波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高教》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2JSGJKT021),课题组主要成员:史国君、史金飞、方苏、魏亚、缪国钧
一、江苏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立足地方、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南京工程学院于 2000 年 6 月由原两所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组建以后学校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探索。从国家政策维度审视,20 余年的发展实践可以分为探索、转型、提升三个阶段。2000—2010 年是形成应用型办学定位的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主要由各地各校自主探索。学校从错位发展的策略出发,选择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根据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训设施等方面入手,打造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基本格局。2010—2017 年是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宣示从政策层面调 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其后又印发文件对转型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在全国部分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专业学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上来。2017 年至今是聚焦内涵发展的提升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把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型确定下来。在这一阶段,学校在深化内涵发展中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质风貌。在 20 余年的实践探索中,南京工程学院坚持以理念创新作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方向引领;确立学以致用的目的观,坚持面向地方,服务行业,引领发展,将学以致用立为校训校风,引领学校的
各项工作;确立因“业“施教的内容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紧贴行业、产业、企业需求和学生从业、就业、创业需求,坚持牵手产业发展而“走”,围着产业需求而“转”,因业态更新而“改”,伴随产业升级而“攀”,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确立知行合一的方法观,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多元协同育人。理念创新引领学校不断跃上新的发展平台。
(二)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特色凝炼
学校坚持根据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求与自身特点、优势进行特色凝炼,逐步形成“密切校企合作,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人才”的总体特色,并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思政教育方面逐步形成特色。
学校将产教融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和战略抉择,开辟产教融合的多条途径,推进由学校单一主体育人向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转变,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对接产业链,形成专业群,联合 6 大行业成立产学研联盟,建立了 59 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了 52 个校企协同团队,聘请 220 多名企业专家和产业教授,联合开发了200 多个教学项目,打造了一批项目化课程,合编教材 240 多部,其中 91 部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开展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努力将产业要求、企业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与11 家世界 500 强企业,100 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行业共建合作、校企双主体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最优实践条件。学校坚持学以致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1.0,到以侧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项目教学2.0的迭代升级,再到以新工科改革为契机,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的 3.0 版综合改革,初步构建了以“理实一体化,学用创相融”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把因“业”施教作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基本理念,作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应然之举,一方面努力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努力实现学科专业与学生毕业后入职就业的知识和能力需求的精准对接。学校实行行业和企业参与的学科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和新专业设置机制,现有 70 个本科专业,其中 90% 以上专业具有鲜明行业性,80% 以上与江苏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契合。学校现有专业中,35% 以上是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建设( 培育) 学科。目前,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 9 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突出以应用性为主的科研定位,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将产业、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依托学校建立的康尼公司成为江苏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校资企业,建有国内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具有年产1万套干线和1万套城轨车辆门系统的生产能力。除已上市的康尼公司外,学校正依托新的科研成果,扶持培育新的校办产业。学校与江宁区联合打造环天印湖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辐射,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学校坚持以服务需要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应用性科研不断跃上新平台。学校在 2018—2021 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9 项,其中一等奖2项; 2021年科研经费达 3.9 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 2.04 亿元,专利转让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稳居全省同类高校首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新时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略
1、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 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或在现场跟进、指导生产流程,保障其按规范、标准运行。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流程,按具体的技术标准、规范组织生产或施工。技能应用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完成具体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制作,主要承担生产实践任务。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指向技术员与工程师交叉的区域,属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所交叉的应用型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的显著特征是理实相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交融在一起。 在教育的价值向度上强调实践、实用、实效,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突出理论的应用并不是说不要理论,“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突出理论贴近实践、指向实践、为了实践,突出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依据现实需求设定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能够使专业与职业高度匹配。
2、构建能力主导、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能力主导、注重实践,因为学习和掌握操作性技术知识的最优途径是做中学,学中做。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更多地体现工程教育的特点,不能因为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更多地需要推进事物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变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按方案、图纸、规范进行操作的动手能力。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形成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学术型人才需要发现问题,进行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强调基础性、原创性的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也须具备创新创造能力,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 根据系统结构与运行结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以适应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时代要求。 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能够跟随技术发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更新、拓宽知识和能力结构。
3、完善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条件,形成开放互动、协同培养的育人格局。 面向产业培养人才,不了解产业的实际不行,不掌握产业的需求不行,不借助产业的力量也不行。产教融合之路是提升应用型高校办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引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从传统的高校单一主体向需求导向的校企双主体转变。要通过组建学校、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以及人才培养的引导与指导,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切合度。要联合业界共建育人平台、共组教学团队、共享设备资源、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实施教学。要与行业企业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优质资源环境,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以协同培养、共同发展为突破口的体制创新。
(二)“大课程、小项目、全要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创设“理实一体、能力进阶”的项目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能力本位教育,但社会发展阶段性和产业变动性,决定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动态调整的过程。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技术快速迭代,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现代产业呈现“快速多变、高度集成、交叉融合”的发展新特征,迫切需要改变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显著失配情况,重点培养跨界整合、创新创业、沟通交流、组织管理等通用能力。为此,学校深入企业调研,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本科属性+应用特征”的培养规格、“适切知识+精湛能力”的培养要求,确立了以“工程实践、综合应用、创新创业、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教学为纽带,创新课程构建模式,改革教学组织形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用”以促“学”,达成“学”以致“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的综合改革思想。
(1)构建项目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根本落脚点。 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课程及课程结构来予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必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开发为原则,创新任务驱动的项目课程建构模式。构建项目大课程体系,其“大”体现在:一是跨度大:四级项目课程贯通培养全程,并在四年内分段实施:一年级主要设立项目先导课,通过专业导引、现场参观、企业讲座等引导学生树立行业意识,培养学习方法;二、三年级以学院为主体,通过课程项目化改造,将一批专业课打造为“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项目课程和课程群。每个专业通过结构性设计,通过项目课程化设计,打造3~ 5个专业核心课程,形成循序渐进、能力进阶的专业级课程体系;三、四年级则引导学生参加跨学院、跨学科的综合项目训练,通过完成来自企业真实要求的产品研发或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完成工程化项目训练。二是内涵大:项目课程体系将行业领域资源、知识和要求进行跨界整合,将机电多学科知识系统重构,并有机融入综合能力培养过程;同时统筹开设商业管理、工艺设计、市场营销、创业教育等通识性项目课程,并与专业项目课程紧密衔接、融合开展,实现专业教育与跨界培养的交叉融合;三是范围大:四级项目课程面向机电类专业所有学生,学院层面重点打造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课程群和专业项目,学校整合资源设置系列工程化项目课程,实现跨学院和跨学科专业实施。
(2)实施小项目教学
项目课程必须实施“项目中心”的沉浸式体验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学院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创建“工程环境、项目载体、团队指导、协作学习”的项目教学组织形态,按“问题导入-方案设计-师生研讨-团队实施-成果展示”的流程要求规范教学环节。机电类专业学生按自愿和互补原则5-7人组建项目组,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任务为牵引,通过企业教师工程辅导和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在真实工程情景的项目工坊内,合作开展若干设定性或自主性小项目,协同完成课程或课程群级项目任务。学生在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需要和个体任务,自主修读相关课程,包括跨学科专业和跨学院的课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作为“资源提供者”和“学习指导者”,着重启发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基础上将若干课程级小项目按照机电一体化整体设计、组合进阶成专业级项目课程。项目完成后,由学校教务处和创新创业中心统筹协调,指导专业项目团队,吸纳不同学科学生参加,完成项目产品化改造或整体方案设计,通过参与各级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或创业竞赛,取得相关成果,晋级获得工程化级项目大课程学分。在实施过程中,所有项目可凭相关成果申请创新学分或置换专业理论学分。
2、完善“目标导向、校企协同”的运行保障机制
(1)协同育人全程化
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将行业企业资源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联合开展“培养方案共商、教学平台共建、教学队伍共组、教学内容共授、教学材料共编、教学竞赛共导、教学评价共定”等, 实现了“培养要求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质量标准与资质认证”的紧密对接。
(2)师资队伍混编化
以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提升计划,明确要求新进教师一年内不得承担教学任务,而是进入学校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合作企业开展工程实习,有效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在五年一轮的聘期考核和职称评聘要求中,明确规定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岗位锻炼经历,确保教师始终紧跟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需要。
(3)教学平台工坊化
与企业深度共建,在校内重点建设集工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9个,打造“校企合作2.0版”现代产业学院,建成36个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践实训平台,68个产教联合、科教融合平台;以机电类专业学院为依托,分布式打造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8个工程化教学基地和79个项目工作坊,为学生创设“真实世界”的工程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真题真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4)创新创业赋能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专业项目课程和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建立五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竞赛体系,打造“一专业一竞赛,一学院一品牌”活动机制,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从业能力与个性成长、校内教育与校外体验、校园文化与双创氛围”的有机统一。
(5)教学评价多样化
项目中心评价坚持能力本位,注重过程评价,考核目标从知识掌握转向综合能力提升,评价重点从个人考核转向团队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为主转向教师、学生和企业多方参与。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聚焦课程目标达成,根据课程类别性质,采用多主体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落实增值性评价,降低终结性评价(≤50%)。设计了涵盖知识掌握、能力锻炼、成果表达和综合素质的项目课程综合评价方案,实现了考核主体、内容和形式由单一向多元模式的转变。
(6)运行管理制度化
学校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策划、部署总体改革方案,建立校-院两级协同体系,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制订项目开发、政策激励等制度15项。编制项目课程学习手册,完善学分置换与绩点奖励体系,在专业≤175的总学分中独立设置10学分开放项目模块,要求专业课程中可置换学分≥40。鼓励学生跨学院、专业选修项目课程,将科研成果向教学项目转化纳入教师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实现真实应用研发驱动教学项目的迭代升级。
(三)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习得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从“知识灌输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 教师依据真实的工作情景把教学活动设计成具有内在关联的一个个项目,在主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掌握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其次,学生要从“个体学习” 向“协作学习” 转变。在项目化课程中,学习知识是在完成一个个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中进行的,因此,学生要根据项目内容组建团队,制定项目实施和分工方案,通过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团队分享等方式共同完成项目课程。再次,课程实施应该从“课堂本位”向“实践本位”转变。学校要多途径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工程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该破除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赖理论课程现象,整合传统意义上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为载体,强化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团队训练,提升学生的技术集成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合作意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总体上应该遵循“基础扎实、 口径适当、注重实践、强化能力”的原则。基础扎实就是要体现本科教育层次的规格要求,使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口径适当就是要依据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方向,适当设置专业口径;注重实践就是要有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系统,使学生受到完备的实践训练;强化能力就是要突出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过硬本领。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 这种“三段式”结构已经被全面突破,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素质教育体系的“三元” 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普遍样式,并逐步推进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传统的本科教育实践课程与应用型人才所要求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契合度不高。“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着力于采取多层次系列训练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要做实做细每一个实践环节;要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四年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增加综合实验周、综合性课程设计、专业训练等环节,实施系列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加大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践学时比例,实施大学生学科竞赛普及化,让参加科技竞赛成为所有学生的普遍行动。
三、江苏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体系
1.面向区域发展,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牢固确立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明确适切的办学层次定位、培养规格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特色发展定位,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章程和发展战略。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江苏省情,结合所在区域实际办教育,积极探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之路,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
2.密切行业产业,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推动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围绕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紧缺急需产业发展,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规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水平,重点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
3.优化双师结构,重视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开拓人才引进渠道,改革人才引进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博士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行业、科研院所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灵活聘用一批高水平产业教授或兼职教师,不断优化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在专任教师中具有职业资质或一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教师。完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定期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赴海外进修访学,熟悉国内外生产一线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参与企业管理生产实践和技术项目改造研发,不断提升专任教师的产学研用能力。改革人才评价制度,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持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突出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全面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和构建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加强应用型产教融合品牌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高水平课程、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群)、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这个证书的紧密对接。
5.强化多元协同,加强应用型平台载体建设。遵循教育现代化理念和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打造一批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探索以新理念、新模式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与行业领军和骨干企业合作建立体现行业先进技术水平、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每个专业有两个以上参与办学的企业(单位)和校外实习基地。
6.注重能力培养,深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树立实践育人的培养理念,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并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完善岗位职责,纳入总量管理,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加强资源建设,建设一批实践类和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教材和项目案例。强化实践教育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实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7.促进成果转化,推进应用科技研发。突破传统科技工作理念和发展模式束缚,强化面向需求、产出导向的应用科技服务。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聚焦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科研项目,产出高价值的科技研发成果。强化与区域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应用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建设一批省部级及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学科科研平台。深化应用型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改革,突破“唯论文”倾向,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横向科研、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成果作为科研评价和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项目,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创造、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等,作为应用型高校评价、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8.坚持开放融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国际化战略,不断拓展与国(境)外政府组织、行业协会、高水平大学和应用型高校、科研院所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教学资源,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华留学生项目等,以新思路、新模式提升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师生赴海(境)外合作交流、访问访学、短期培训等,拓展师生国际化交流视野、提升国际化合作能力。共建国际化学科专业、开展国际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人才项目平台载体建设等,深化应用型办学内涵。积极主办、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组建国际性应用型高校联盟或参与国际性协会、学会组织,提升江苏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9.注重产出导向,推进高质量社会服务。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城市(区域)属性,紧密对接和主动服务所在区域或城市支柱、主导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构建产教城共生共荣、经科教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树立投入产出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等优势,立足区域城市需求,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和应用科技服务水平,组织开展系列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特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等,不断提升对区域城市发展的贡献度,引导所在区域城市更好支持学校发展。
10.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实行高校党政领导班子任期制,开展校级领导干部任期全职化试点。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多元综合评价改革,按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求,探索符合应用型高校办学规律和特点的学术管理体制和综合评价体系,以落实高校章程为抓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