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三构建一打造”德育与劳育双向融合育人实践模式研究

来源: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李巍、陶梅发布:2024-09-04 15:31分享: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李巍、陶梅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2JDKT065),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嫱、王 海、张  莱、魏瑞香、汪小涵


  两年来,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三构建一打造”德育与劳育双向融合育人实践模式研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实现了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为全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提供了借鉴。

一、完成任务和实践效果

  第一,探讨了劳动教育课程改革路径与策略。通过搜集整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资料,研究实施了“三构建一打造”德育与劳育双向融合育人新模式。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平台、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实施“三构建一打造”劳动教育改革工程。创新构建了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了新时代劳动观念与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专业劳动实践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实现了自主劳动实践与公益精神养成的有机融合。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考江苏省规划教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把本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为三个模块,共计 24 学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劳有所获,劳有所得,培养了职业素养与劳动精神,掌握了一门技艺,了解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第二,研究了“德劳同频”问题。近年来,学校着眼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塑造,实施“三构建一打造三融合”劳动教育改革工程,集劳动教育、中华传统技艺传承、课程思政教学于一体,通过构建全新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平台、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打造一支由“专职劳动课教师+校内专业课教师+公益指导教师+非遗传承人”构成的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学团队,立足解决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怎么上、谁来上、上什么”等问题,以德为纲、德劳同频,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

  第三,研究了非遗训练传承项目创新问题。对学校开设的非遗项目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了建筑工程专业的陶艺泥塑项目、社会公共服务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剪纸项目、航空学院空乘专业的香包制作等项目一年来的改革经验,总结分析研究。

  学校与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开展合作共建课程项目,开设非遗学堂并成立“非遗传承技艺社团”,为有志趣的同学提供学习训练提高的平台。创新地把香包、彩泥、剪纸镂空、衍纸等美术技法运用到传统香包中,制作出汉服、旗袍、背心等,有形态的塑造、有色彩的搭配,让传统文化融合,擦出新的火花。

二、主要成果

  课题组认真开展研究与实践,组建了专兼职结合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发表论文2篇,主编教材1本。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成果展4次,开展劳动教育项目申报2次,劳动教育参赛团队获得2022江苏省教学大赛二、三等奖各1次,申报学校第七届教学成果奖,荣获一等奖。

(一)发表论文2篇

1.“三构建一打造三融合”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路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文章结合学校劳动教育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在对劳动教育课实践教学资源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劳动教育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与具体途径。全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徐州地方非遗技艺项目——徐州香包的特点、高职院校非遗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及高职院校非遗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路径。通过实施“三构建一打造三融合”劳动教育改革工程,把劳动教育、中华传统技艺传承、课程思政集于一体,有助于推广徐州香包、剪纸、面塑泥塑等非遗项目,有助于实现劳动课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劳育美育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与观念,激发学生创新激情和专业情怀,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典型范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了基础。

2.数字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泰州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文章从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改革新路向出发,谈到实施智慧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提出了实现从培养“知识人”向培养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智慧人”的转变的方式方法:构建“智能+”时代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流程创新设计以及教学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加快高校课堂教学实施的改革速度,进而提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编教材1部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第一版。为了实现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知识接受到生活经验的转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编纂了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编写遵循四个原则:有针对性、学生主体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力争寓教于“行”。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参与和体验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感性教育,主体能力得到优化提升。实践教学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主要有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基地教育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劳动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完成

  共5章24节内容。累计页面浏览量1085603,开设5个学期,累计选课人数8473人。授课视频32个,视频总时长318分钟,非视频资源12个,课程资料43个。https://mooc1-1.chaoxing.com/mycourse

  本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与劳动法规、匠心精神与实践等内容,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掌握技能、传承非遗、培育品质等为核心,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为根本任务。课程内容基于行业场景,充分挖掘各专业的劳动教育元素,以提升劳动素养和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引导学生能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同时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结合非遗文化特点,挖掘地方非遗案例和思政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成课程的育人目标。

(四)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成果展4次

  展览面向全院学生征集优秀作品,展出作品涵盖了剪纸、香包、泥塑等,媒介各异、风格不同,表现题材丰富多彩,展现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抒发了爱党爱国爱家情怀,唱响了新时代的主旋律!成果展评活动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主题,弘扬劳动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展示了剪纸类、香包类、面塑、泥塑等劳动教育活动系列成果。

通过教学成果展评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劳动创造美、奋斗最幸福”的思想理念,进一步理解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活动也是我院“德劳同频、双向育人”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次检验与展示。

(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项目申报与比赛,频繁获奖

  第一,申报“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

  第二,主持组建汪小涵、李巍、徐联弟、张丽君劳动教育团队参加学院教学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位居全省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先进行列。

  第三,主持申报“三构建一打造”德育与劳育双向融合育人实践”教学成果,获得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第四,团队教学改革案例2次入选江苏教育质量年报。2023年10月23日,江苏教育官网“高校动态”刊登了《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德劳同频”劳动教育》案例,在全省予以推广。

  总而言之,本课题以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了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平台、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通过实施“三构建一打造三融合”劳动教育改革工程,得出了三点经验:一是需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二是需要将劳动教育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有机融合,三是将学生德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以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两个转变:即从“课程的教学内涵逻辑中挖掘思政元素”向“人才培养逻辑中布局育人价值目标”的转变;“第一、第二课堂融合,线上线下互动,实现学生劳动技能与家国情怀目标双提升”的转变。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