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作者:陆周浩/鲍宏杨发布:2024-01-03 18:34分享: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陆周浩/鲍宏杨 主持完成了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164),课题组主要成员:陆蓉、杨俊、朱志海、范育军、曹将栋、李胜永。


     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劳动指向,与劳动教育更具密切关系。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赋予职业教育全新的价值与功能期待,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需要职业院校从整体上系统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尽管近些年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同时劳动教育虚化、弱化的做法和现象依然比较普遍。高职院校需要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明晰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要根据新时代要求和《意见》指导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充分彰显时代要求、学校特色、专业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这对培养新形势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1.1  劳动教育认知缺位,组织统筹不力
     一些学校决策者主体责任不明确,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及内涵认识肤浅,没有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理念,也没有站在劳动教育如何更好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校园文化和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高度去认识,没有把劳动教育与时代特征、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办学特色、专业特点深度融合,只把它作为一种“体力劳动”,认为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卫生打扫、宿舍内务、义务劳动就是劳动教育,更遑论基于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建设,劳动课中“扫落叶”和“拔杂草”的比例高达91%和89%。
1.2  劳动教育核心不明,情感缺失严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新时代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但追求“短、平、快”的近代工业理念又时刻冲击着他们的灵魂。可以说目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其重要因素是由于高职教育核心不明,劳动教育没有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高职学生中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梦想、劳动促成伟大的情感价值缺失严重。据调查,“大学生劳动的观念”比较薄弱和非常薄弱的占比高达66%。
1.3  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淡薄,以文化人效能差
     当前社会层面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不够充分,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中劳动创造价值的知识传承力不足,劳动教育在宣传载体中引导力小、版块少,在各类文体、社团活动中也较少触及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氛围较淡薄,以文化人、以劳育人的效能仍有待提升;劳动教育缺少与现代劳动如新媒体时代的“脑力劳动”、人工智能时代的“情绪劳动”相结合,劳动创造性和新鲜感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低,抵触、逃避现象严重。
1.4  劳动教育评价手段单一,参与动力不足
     在学校层面,劳动教育不受重视,鲜有涵盖劳动课程落实情况、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劳动开出率、创造校内外劳动实践条件以及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质量的评价体系;在教师层面,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劳动教育大部分由辅导员或实训教师兼任,在劳动教育素养、组织能力和实施手段上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从机制上,全员参与全程聚力的校内劳动教育框架构建滞后,让劳动教育成为课程思政内容之一的氛围尚没有形成;在学生层面,劳动教育缺少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考和设计,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仅停留在学生参加次数、时间和现场表现上,较少考虑经过劳动教育以后的学生是否对劳动充满热情、将来是否通过劳动给社会创造价值等。
2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2.1  课程设置的协同性原则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适应时代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走势,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以系统论观点审视,确立协同的原则,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有效融合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构建高度融合、协调统一的劳动教育课程共同体。
2.2  教学组织的实践性原则
     高职院校要坚持将实践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要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高职院校在实践课程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强调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择业能力、分工协作能力与劳动创新能力。
2.3  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开展。黑格尔认为,教育是形成人的主体精神的过程,要通过教育最终使自由的存在上升为自为的存在。因此,高职院校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劳动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其主体人格的养成。
2.4  课程调整的开放性原则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种教育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关联,共同支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劳动课程体系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即一直处于动态开放的状态,以适应变化了的周围环境。
3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3.1  加强劳动价值认同
     在当前社会和学校话语环境下,推进劳动课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内心理念问题,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认同。鉴于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从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理论与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三个方面或层级,分层递进式培养学生对新时代劳动的体悟,真正认识到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解决“不想干、不愿干、干不了”的问题,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同时,社会、家庭要与学校协同营造与新时代环境相适应的劳动文化氛围,弘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价值正能量,让热爱劳动的思想成为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让劳动教育成为教育自觉,参与劳动成为行动自觉。
3.2  推动“五育”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需加强对智力劳动、人机协同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关注和融合,结合本校特色及专业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性能力为重点,建立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和本校特色劳动育人机制,主动适应新时态、新形态的劳动变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充分体现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基础性定位,充分发掘其他学科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和基本功能,特别是要理顺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将劳动教育要素合理分配到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彰显实践课程的劳动教育特色和功能。
3.3  建设多元实践平台
     实践性是劳动的天然属性,但单一的劳动教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目标和要求。鉴于此,我国高职院校一要建立完善校内教育共享平台,创设不同情境,融合多门课程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劳动教育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加强对学生劳动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行动能力;二要积极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坚持开门办教育的办学理念,推进校企协同,开展学生职业劳动体验和劳动锻炼,同时引进企业支持学校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更多的真实生产情境中形成现代劳动观。
3.4  融进专业课程教学
     高校劳动教育不能仅仅通过设置专门通识课程来实现,而且还要注重发挥专业课程的作用。高校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进专业课程教学,通过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劳动教育的元素,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例如,在课程的实验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准备材料、实施操作、废料处理、场地清理等程序,其实就是劳动教育过程,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对接创新创业教育
     劳动与创新、创业并不矛盾,劳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劳动蕴涵创新精神、劳动成就创业梦想。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劳动教育中注入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在具体对接过程中,劳动教育可以结合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同步展开,要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主;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要以劳动教育为导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3.6  促进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劳动价值导向作用。融合方式主要包括:从制度文化上,国家层面要在制度上对技术等级的晋升、工资的福利与待遇和劳动模范评选等激励措施制定合理标准,职业院校要提高教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行动文化上,要持续举办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卓越工匠等进学校、进课堂等系列讲座,开展劳动相关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内涵,厚植劳动精神,自觉进行劳动实践;从精神文化上,通过建校历史文化、校规校训、橱窗海报、校园网站等多样化宣传方式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教育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劳动教育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价值美和创造之美,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真正成为每个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信仰。
3.7  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聚焦学生参与劳动的全过程,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选择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坚持劳动过程考核与劳动实绩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直接与间接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包括书面考试、调研报告、实习实训心得感悟、口头谈话、项目考核等,呈现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结果。同时,还可以利用横向与纵向评价、定期与非定期评价、当前与长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增强学生劳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教育课程质量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