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00后”后高职生劳动观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者:廖明艳发布:2023-12-27 09:39分享: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廖明艳 主持完成了 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00后”后高职生劳动观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JDKT081),课题组主要成员:张天旗、刘辰。


     1.“00”后高职生劳动观现状报告,课题组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767份。受访者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大三也有参与,对本校学生样本具有代表性;受访者生源地来自城市、乡镇都涵盖在内;专业分布情况涵盖了学校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通数据统计、交叉分析、SPSS分析,累计分析统计了39组数据,分析了26道题目,并形成相关图表,开展了3组访谈,,最终完成了共计16627字的调研报告;报告对高职生对劳动文化的认知,包含传统劳动文化和当代劳动文化的认知;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认知;高职生劳动与消费认知、劳动品德情况;对“00”后高职生劳动习惯方面,社会实践方面,劳动就业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从“00后”高职生角度出发考察了劳动观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劳动观教育方面的不足和缺失情况。
     报告显示,高职生对劳动文化的认知多数高职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持积极态度,但部分高职生对的传统劳动文化尚不能辨识,对传统劳动文化消极的部分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许多高职生存在轻视体力劳动问题、有唯读书论倾向;对当代劳动文化的认知,受访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价值导向是充分认同的,但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表现出劳动认知的偏差,甚至认知错误;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认知,高职生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对学习或工作非常重要,而来自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对于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对您学习或工作的重要性占比不同,其中处于市区地区和乡村地区的认为“非常重要”占比比较高。大部分高职生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有一定的认同和接近感,但仍有近四分之一的高职生认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离自己比较远,而且党员干部的高职生接触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机会或者对其认知更高
      高职生劳动与消费认知、劳动品德情况,大多数大学生每个月的平均花费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父母家庭月平均总收入与大学期间每个月平均花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大部分高职生的消费观偏向于实际和节约,更注重性价比和实际购买能力;整体来看,高职生在消费观念和节约意识方面表现较好,大部分受访者认同适度消费、节约粮食、能省则省等观念。
     在劳动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己手洗脏衣物,而使用校园洗衣机也是一个常见的选择;寒暑假期间,在家平均每天做家务劳动时长大约是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占主要部分,而且非独生子女通常会在寒暑假有更长的家务劳动时间,而独生子女在这方面的付出相对较少;在独立劳动的意识或者能力偏弱,是劳动观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在社会实践方面,大部分学生将学习之余的时间用于参与志愿活动、兼职打工或实习,以及尝试创业或接触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通过的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劳动并呈现出追求自我成长的价值观。
      在劳动就业方面,受访者对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未来发展的帮助认同度较高,这表明大部分受访者认识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经分析,女生对进入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或工厂工作选择比例高于男生,而在选择做网红、明星中男生占比高于女生,这与传统观念中女生更愿意做网红有所差距。
在家庭、学校、社会劳动观教育方面,家庭中家长的观念对高职生的劳动养成有的重要影响,受我国教育体系中评价体系的影响,使得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习好就可以有好的未来,家长存在孩子只需要完成学习就可以,参不参与劳动都无所谓的观念,这对学生的劳动观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学校实践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缺乏,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不足,可能是学校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地方,同时,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需要加强;社会在劳动观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劳动教育不足、媒体价值导向和劳动精神教育宣传不足、对体力劳动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应对压力的方式等。
       2.“00”群体分析特点:课题组结合问卷调研、相关报告分析最终形成了6101字的《“00”群体特点分析报告》,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学习特点、消费情况、就业心理、网络行为六个方面对“00后”高职生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报告分析可知,“00后”高职生具有如下明显特征:(1)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社会问题看法趋于一致,对传统文化认同度较高,兼具“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行为特征。(2)学习特点上,偏向学生选择与接受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上,注重个性突出,重视“自我选择”。(3)消费情况,在消费水平上2000元为界限,大多数集中在这一水平上,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4)就业心理,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就业意向更加务实。(5)网络行为表现上,“00后”高校大学生成为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普遍使用网络流行语,对手机APP的依赖程度较高。
      3.在“00”后高职生劳动观教育路径方面,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及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两方面探索了劳动观教育的思想渊源,结“00”后群体劳动观现状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教育路径。
      家庭方面:改变观念,充分开发与利用家庭劳动观教育资源。第一,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教育理念,丰富家长的劳动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劳动会耽误学习”等观念,提高劳动教育意识,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加强家庭空间劳动教育物质资源开发。可以把家庭物质空间分为卧室、客厅、厨房、书房等空间都可以开发成劳动教育空间,使之具有劳动教育的属性。
      学校方面,加强价值引领:以马克思劳动观为基础,加强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第一、课程融入与渗透,加强马克思劳动观教育。第二、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氛围。第三,开设专题劳动课程,并制定相对应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社会方面:做好引导,让新时代劳动观扎根在学生心中。当前网络、自媒体发展日益快速,社会应在于劳动教育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中增加大国工匠、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元素,提高一线劳动者社会地位,营造整个社会尊重劳动者的氛围,让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扎根在学生心中。
      在“00后”高职生劳动观现状及引导对策上,剖析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在认知、同化、内化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并探究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引导对策,从而进一步加强“00后”正确劳动价观培育。首先,加强劳动观认同教育,以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党员教育为契机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当前网络、自媒体中所宣传的劳动形态的日益丰富有明确的、及时的认知,既要教授基本的劳动理论和劳动技能,更要把虚拟劳动、知识劳动等新形态引入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社会前沿的劳动形态,把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改造世界的观念在大学生脑中扎紧扎牢;其次,创新劳动观教育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劳动文化。第三,完善劳动观引导制度保障;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协同育人。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