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经管类人才“产教研融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国矿业大学丁志华/许红华 主持完成了“新时代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JSGJKT057),课题组主要成员:李强、张磊、李凯风、牟宇鹏、吕雪晴。
一、该项目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念创新——提出以“思政+”和“数字化+”为主线的经管类人才培养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经管类人才培养已经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无法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的企业人才需求。课题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在现有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强调思政育人功能,提出了“思政+”的概念,并结合行业特色和“数字化转型”要求,深度挖掘经管类人才培养在“数字化+”、“创新+”、“战略+”、“规则+”、“国际化+”等五个方面的内涵和逻辑关联,从而明确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思路和目标。
(2)体系创新——构建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核两驱三阶四融”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层次性、协同性的设计思想,创新性地构建出“一个核心、两种驱动、三阶培养、四大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行业特色贯穿其中,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保障等维度,多措并举,形成了行业特色型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和模式结构。
(3)方法创新——开展基于企业数字化人才需求的“模块化+项目制”的经管类人才培养实践
课题以“一核两驱三阶四融”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优势和行业特色,基于人才“三阶”培养过程,持续开发人才培养特色模块,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资源等要素集成化、模块化,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人才培养项目,并通过项目制管理实施,促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管理的创新。
二、该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鼓励学生采用数字化工具积极参与各类调研及创新大赛,取得成效如下:
(1)云龙区潘塘街道“秋水湾杯”营销调研策划大赛
秋水湾是徐州市云龙区潘塘街道一个集餐饮、娱乐、亲子、垂钓、红色文旅等为一体的新建乡村景区。开业伊始,受基础设施、知名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该景区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而且在经营方面存在着景区定位不清、旅游线路混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亟需对外打开市场,对内提升品质。基于此,市场营销专业与潘塘街道建立合作,以伏羊节为契机,举办了“秋水湾杯”伏羊节主题活动的营销调研策划大赛。
学生经过潜心调研,以秋水湾的红色文旅、亲子游玩、休闲娱乐等不同项目为切入,结合伏羊节的餐饮主题,提供了多版颇富创意的营销策划方案,而且均高度契合数字时代特征,综合运用到病毒营销、社群营销、新媒体传播、平面设计与视频制作等跨学科知识,最终有两个方案获得秋水湾景区采纳,应用到伏羊节活动推广,创造出现实可观的经济效益。
(2)邳州市碾庄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规划
碾庄镇是江苏省邳州市下辖镇,目前围绕五金工具、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业已建成五金机械产业园,从锻造一把钳子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手动五金工具制造基地。基于此,市场营销专业积极与碾庄镇镇政府对接,并跨专业联合计算机学院相关师生,为碾庄镇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建设规划以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学生在调研走访中对碾庄镇产业建设有了直观认识,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与使命感,强化了价值引领;基于需求导向,学生广泛涉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等全新知识领域,并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交流碰撞,丰富了知识结构;通过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规划服务,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调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等。
(3)品牌策划大赛
(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是由全球华人营销联盟(GCM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高规格专业赛事,每年都吸引着各大高校营销专业学生广泛参与。
中国矿业大学经管类学生在2022年的赛事中,积极联合其他专业学生组队,选题广泛涉猎健康、文娱、城市文旅等跨专业领域,体现出开阔的观察视野,能够关注到各类新兴产业、新型商业模式,而且在品牌策划中综合运用到视觉传达、文化传播等跨学科知识,最终取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其中特等奖队伍从全国300多所高校130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4成绩入围全球总决赛。
(4)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是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浙江精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赛事。该赛事主要是为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开展,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工商管理类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2023年的赛事中,获得全国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第五大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该赛事的省赛中也多次获得一等奖。
(5)营销调研策划大赛
“营销调研策划大赛”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教学模块之一,也是以赛促建的常规实训环节。以往的营销调研策划大赛主要采用产学联合、跨专业组队的校赛方式,由企业抛问题、掏赞助,学生出方案、促落地,实现双方共赢,如成功举办的“娃哈哈杯”、“百威啤酒杯”、“中国邮政杯”营销调研策划大赛等。
2022年,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了新的尝试,将调研策划实训与全国性的“见数杯”调研实赛相结合,一方面扩大了参赛与竞争范围,另一方面引入了更为专业化的赛制,选题也更具自由度,不仅实现了原有模块的优化升级,而且还收获了学生首次参赛即取得二等奖3项的不俗成绩。
(6)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
自2022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实习与赛事项目融合的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融合指导制,通过专业导师+学术导师+校外实践导师三师一体的方式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赛事项目,实现了原有模块的升级与学生实践能力锻炼与发展。2023年人力源管理专业参加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精创教育杯”创业模拟赛道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基于该项目研究成果的相关建议:
(1)树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目标
从教育改革需求出发,深入解读“六卓越一拔尖”“双万计划”“四新”“新文科”等建设要求,明确新科技革命、新历史节点、新全球格局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融合化、中国化、国际化等发展新需求。
从经济与管理需求出发,通过对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走访调研,深刻洞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管类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并研究其形成机理。
从道德品质、数字化能力、创新精神、战略格局、规则意识、国际化视野等维度,明晰以“思政+”为主线,“数字化+”、“创新+”、“战略+”、“规则+”、“国际化+”为方向的人才培养内涵和逻辑。
(2)建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一核两驱三阶四融”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核:以立德树人的“思政+”为核心,强化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即要将思政教育全方位渗透到经管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思政教育,还应特别融入行业文化、职业文化等元素,以强化经管类人才的专业角色认同和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振兴传统能源行业的使命担当。
两驱:以“课程改革”和“实践创新”为驱动。一是要加大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手段的改革力度,强化文化传承、创意创新、学科交叉等特色,并将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引入日常课程,构建更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智慧教学手段。二是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经管类人才与产业的紧密合作,通过实习、实践、实训、实赛、实战等形式,为学生搭建技能演练、创新创业的多元平台。
三阶:推进人才“知识学习——实践探索——研究创新”的进阶成长。人才的培养始于知识学习,重在实践探索,贵在研究创新,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重心。如在知识学习阶段,侧重课程与教材建设,特别是通过学科交叉,加强人文类、科技类、行业类教育,以开拓学生学科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在实践探索阶段,侧重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资源与平台建设,特别是与行业领军企业、新兴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在研究创新阶段,侧重双师队伍建设,即从学术和创业两个方向,为学生学术发展亦或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指导。
四融:通过“课程融合、专业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资源。一是课程融合,在持续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整合优势师资,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平台课、选修课等,并通过机制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二是专业融合,打破专业屏障,组建学科导师团队,并在师资、课程、实践、实验室等方面,深化共享共建;三是科教融合,将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特别是通过名师引领、高层次人才示范效应等,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视野格局;四是产教融合,发挥经管类人才与产业应用联系紧密的优势,推进产教研协同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中心、社会服务平台等建设,在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3)注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是系统规划,开发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块。围绕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新型目标,以“思政+”为统领,紧扣课程和实践两个环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融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诸如知识技能大赛、人才导师组培养模式、产教研一体化等特色模块,并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机嵌套,形成科学渐进、长效稳态的人才培养模块体系,全面推进“一核两驱三阶四融”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的落地与集成。
二是科学实施,推行特色模块的项目制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块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在项目来源上,对接产业和教育需求,兼顾科研与教学融合,针对性进行项目导入;在项目实施上,采用学生亲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知识能力的自我构建与价值成长;在项目评价上,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及三位一体(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