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职专创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

来源: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作者:王禹、陈正东发布:2023-10-31 10:19分享: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王禹、陈正东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职专创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课题编号:2022JDKT075),课题组主要成员:朱永君、鹿峰、杨艳、张伶俐、陈敏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主体,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实现和加快促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
一、三螺旋理论下的专创融合模型构建
       三螺旋理论最初由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用来描述政府—产业—大学三方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的关系。本课题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以“资源共享、互利共生”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了政府、高校、企业三主体的核心利益,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引入政府、企业深入融合与联动,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联合社会机构搭建互动合作网络,提供创业政策支持。其次,体现企业主要素作用,主动与高校合作,与政府政策对接,在合作过程中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最后,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与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对接,在组织结构方面加强创新。


                                                           图1 三螺旋专创融合模型结构

二、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育人模式探索
(一)强保障,成立政校企三螺旋主体共建共管共育委员会
       在顶层设计上,首先构建和完善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层面的联动管理体制,成立政校企三螺旋主体共建共管共育委员会,凝聚优势资源,构建基于三螺旋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出包含思维、知识、实践、应用在内的四维度高效交互情境,把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为专创融合搭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科技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实训基地、科创园以及各专业院系、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创融合教育领导小组,各部门科学分工、权限清晰,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执行。最后,制定和创新激励保障制度和政策。其一,要制定“三创”教育教学成果激励保障的制度和政策,引导和支持全体教师参与专创融合改革与实践。其二,制定有关创业基地管理、学分兑换、“三创”大赛、专业竞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等相关制度,明确专创融合教学体系,形成由“三创”教育学院推动,相关部门协同管理的良性教育工作机制。其三,调整优化学校经费支出结构,设立专项资金,对专创融合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学生等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以保证专创融合工作能够落地、落实、落细。


                                                       图2 专创融合教学体系

(二)明目标,注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创新素养
       专创融合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起,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相关行业、产业对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将专创融合理念融入其中,梳理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总体目标,明确各专业的综合素质类别,梳理出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明确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IT产品销售及服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领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维护管理、数据库管理、网页设计、IT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信念坚、道德高、素质全、文化深、技能精、创业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厚基础,形成“德技并修、专创融合”三模块课程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由学校主导的政校企三螺旋主体需紧紧围绕“三创”意识培育、能力培养、实践锻炼这根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共同商议制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岗位需求、创新创业理念、知识与专业课内容有机融合,系统构建形成特色的“德技并修、专创融合”三模块课程体系。依托“意识素养、知识技能、实践拓展”三个专创融合课程模块,采取主修、辅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式教学。意识素养模块:针对所有的大学生,设置了一系列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三创”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意识素养,引导和塑造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意潜力。知识技能模块:将“三创”融入专业教育,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发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大学慕课(MOOC)、超星学习通、蓝墨云、学堂在线等在线课程平台建设专创融合文献资料库、案例库等教学素材。实践拓展模块:注重案例分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三创”培养第二课堂,建立学分银行,推行岗课赛证融通。通过对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推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


(四)重实践,搭建“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立体化育人平台
       实践教学是提高专创融合效果的有效途径。学校需加强与政府、企业的互动,准确把握创新目标,了解创新需求,搭建专创融合“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立体化实践育人平台,拓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活动方式,构建以“专业实践+第二课堂+科研转化”的专创融合模式,实现教学、实践、竞赛、科研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三创”实践能力。首先,在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中,学校与政府、产业、企业互动,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研究确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切合企业生产实际、紧密匹配各种实践环节创设有专业特色的螺旋递进式实践教学情境:专业群公共平台→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在此情境中根据实际生产工作流程中的需求来进行知识的筛选和课程的教学,完成校企共同研究制定的分级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单元项目→综合项目→企业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学生从基本素质→专项素质→综合素质→“三创”素质的四级递进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其次,通过与各教学部门的协调配合,打通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功能壁垒,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色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包括技能大比武、金点子大赛、课程“三创”作品大赛、职业技能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


(五)稳师资,打造“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复合型师资团队
        落实“三创”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专创融合的实施成果。在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等支持下,通过不定期的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互联网+”大赛为主题的师资培训与大赛指导经验分享会,采用专题培训、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形式,指导教师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深度融合,切实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全面提升“三创”教育师资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校企双方还可以结合专业实际优化师资结构,互培互育,引技引智,着力打造一支稳定的“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校企混编复合型师资团队。聘请的行业导师主要由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工程师等行业内具有丰富创业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主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创融合课程的教学、实训资源开发、“三创”项目的指导等。“请进来”的行业导师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对企业的运作过程非常了解,并且在技术革新方面具有影响力,能够为“三创”教育提供大量符合实际生产的真实案例。除了将企业科技能手“请进来”,学校还应激励专业理论知识雄厚但缺乏创业经验的校内专业教师“走出去”。与企业协作建立产教融合基地、“三创”师资培训中心等实践场所,组织老师通过访问工程师、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等项目深入到一线生产中,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管理流程,提高对新知识的接纳能力和实践创新应用能力。校内外混编师资团队深入交流,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共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三创”实践活动中。
(六)宽评价,探索“线上线下、注重过程”多元化考核模式
       由于专创融合教育具有重应用性、强实践性的特征,且内容综合化、课程载体活动化,导致成果难以量化,不能单纯以书面考试、课后作业等常规、单一的检测手段加以评价,而应该有与之相呼应的“宽评价”。因此,提倡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手段多样化的模式。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拓宽其知识面的前提下,探索建立线下线上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全面检验考察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转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期末考试,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特征、学期阶段、课程性质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考核方案,建立无固定标准答案的发散型考核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案例分析、调查报告、课程设计、随堂测验、发表论文、发明专利、实践报告、实习报告、技能考证、创意产品设计、创新创业比赛、专业技能竞赛获奖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体现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