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来源: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作者:陈正东、朱永君发布:2023-10-31 09:47分享: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陈正东、朱永君 主持完成了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1JDKT072),课题组主要成员:王禹、石艳红、杨艳、刘芳、吴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
1.1教材定位与目标
      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它不仅覆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教材定位在面向广大高校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提高信息化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这个定位下,我们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应用性:教材内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案例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突出计算思维能力:教材中融入了计算思维的理念和方法,通过问题解决、算法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注重拓展性:教材不仅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还提供了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
1.2教材内容与结构
      新形态教材主要包括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等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实践篇则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材还设置了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这个结构下,我们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教材内容全面覆盖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践性:实践篇中的案例和实践项目紧扣理论篇的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拓展性:拓展阅读和思考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和思考,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1.3教材特色与创新
1.3.1教材内容丰富多样
      新形态数字教材的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等知识,还融入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同时,我们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拓展阅读、进阶练习、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3.2教材结构创新合理
      新形态数字教材采用“基础知识+实践应用+拓展提升”的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实践应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通过拓展提升板块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3.3教材形式数字化
      新形态数字教材采用数字化形式呈现,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教材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数字化教材还具有便捷的搜索功能和个性化的学习记录功能,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
1.3.4教材交互性强
      新形态数字教材支持在线交流、互动问答等功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此外,数字化教材还可以实时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情境创设:教材通过创设实际应用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1.3.5多元化呈现方式:
     教材采用图文并茂、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内容,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4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优势
1.4.1教学资源丰富多样
      教学资源库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习题库等。这些资源不仅覆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各个方面,还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
1.4.2教学资源更新及时
      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会根据学科发展和技术更新及时进行更新和优化,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
1.4.3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库支持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进行自我测评和进阶练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1.4.4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资源库的在线交流和学习指导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和辅导。同时,教学资源库还可以减轻教师的重复性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形态数字教材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教改成果,它将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融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学习和教学体验。通过新形态数字教材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新形态数字教材的理念和方法论。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成为大学必修的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慕课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和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学习资源,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素质。
2.1建设背景与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多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时间、地点限制,互动性不足,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因此,我们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慕课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2.1.1建设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库
       通过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视频、案例分析、习题库等。这些资源将覆盖课程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
2.1.2实现线上互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线上教学资源库将与线下实践环节相结合,通过线上互动、线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同时,线下实践环节也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2.1.3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线上教学资源库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进行在线学习。同时,教学资源库还将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记录和进阶练习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率。
2.1.4更新教学观念和提升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在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慕课线上教学资源库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2.1教学资源整合优化
       在大学慕课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建设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库,我们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视频、案例分析、习题库等。我们通过互联网搜索、图书查阅、实践调研等方式收集这些资源,并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分类和整理,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对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传统的教学资源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陈旧等问题,因此,通过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2.2.2线上互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设计
       为了实现线上互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我们利用大学慕课资源库的优势,设计了在线讨论、答疑解惑、作业提交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们还根据线下实践环节的需求,设计了实验指和项目任务等,与线上教学资源库相互补充。在线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建立在线课程系统,实现了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目标。
2.2.3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与优化
      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开发了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记录和进阶练习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在线交流和答疑功能,方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不断优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功能和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体验和学习效果。
2.2.4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培训
       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教师团队的协作与支持。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使用线上教学资源库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和更新维护工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通过努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慕课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资源库具有以下特点: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互动功能强大;支持个性化学习;教师团队建设良好;持续更新维护。
2.2.5实时更新与维护
      为了保证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用性,我们建立了实时更新与维护机制。我们定期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内容能够及时反映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市场需求。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