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课程思政视阈下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作者:孙晓云/窦莹发布:2023-10-17 14:26分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孙晓云/窦莹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阈下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编号:2022WYYB032),课题组主要成员:朱志聪、刘会、唐素萍、韦宇、刘宜珍。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把语言学习和价值观输入有效结合起来,是英语老师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针对现在的零零后大学生,简单的说教不能起到价值观输入的作用,需要大学老师不断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建立课程思政的体系框架,避免两张皮的现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深入思考,自发接受课程思政要素。在互联网科技的大力发展下,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研究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成为时代的要求。
一、理论研究
         本课题通过引入“产出导向法”(POA)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通过线上线下两大平台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教授2014年提出的教学理论体系,注重学习产出过程和学习产出结果的重要性。“产出导向法”由下面三个方面构成: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三个环节为“驱动、促成和评价”。课题组尝试将“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结合起来,凸显课程思政元素,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思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驱动:在输出驱动的反向驱使下,教师阐明教学任务,学生再借助互联网尝试完成相关任务时发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知识和认知的不足,从而激发探索的热情,并通过QQ群作业等在线提交视频、音频、写作等作业。同时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教师阐明课程思政要素的目标和产出任务,通过线上途径提供相关价值观的场景设计,促成学生对思政要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加强对思政要素的思辨性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实时实地地掌握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困惑。
       2.课程思政在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促成:教师通过QQ群等线上方式描述思政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确任务步骤;根据课程思政的任务要求,教师通过慕课平台提供的慕课以及自制微课等方式提供帮助,学生有选择地决定观点和进行语言输入,并运用到输出的任务中。在课堂组织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通过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反馈,及时指导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调整心态。
       3.课程思政在混合式教学中的产出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资源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输出任务从观点、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课堂学习中,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同龄人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在话题阐发方面互相影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认知水平。同时,建立线上线下形成性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的评估。最终建立一系列动态性、交互性的评价模型,构建有效的形成性评估体系,从而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教学效果评价:根据教学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过程等完成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育人上所产生的的效果评价学习情况。通过线上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看法的调研,提供学生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反馈。
     “产出导向法”对于构建良性的评价体系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首先,“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全人教育”,主张在输入材料、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的培养。借助线上线下两大平台,通过慕课、微课等方式拓展线上课程思政的时间和空间,而线下教学更保证全人教学的实施更具有指导性。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和线下资源有机融合起来,这就要求最终的评价体系将线上和线下两种平台的成绩纳入成绩计算中,并确定它们的比重。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积极利用多种线上平台,例如大学生慕课平台等慕课资源,同时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互联网的资源,例如,可以使用QQ群的作业,更快速的收集学生的作业,可以将纸质作业拍照上传,同时还可以将口语作业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上传。
     “产出导向法”为混合式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当评价体系与教学中的驱动和促成结合在一起,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会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学用一体。在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中,评价体系有了更多的拓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的吸收和思维的提高。
二、教学实践探索
      1.开展线上线下英语竞赛、英语活动
      课题组通过线上和线下两大平台积极开展各项英语活动和竞赛,在竞赛活动中寓教于乐,将中国文化元素和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故事讲述等为主题展开,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中国元素的翻译水平,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展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教师也把活动的参与情况和活动中的获奖情况纳入成绩评价体系,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阶段性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每参加一次活动和或比赛等,视情况加平时成绩1-5分/次,获奖则加5-10分,三十分封顶,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成绩按照产出导向法的原则,采用教师评价加学生自评的方式,在课堂口语话题的讨论中,把价值观的输出纳入评价中。
      2.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
     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通过制定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计划,加强大学英语思政元素育人功能。教学大纲包括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同时精选富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背后所体现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优秀的人格品质、先进的理想信念,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大纲首先介绍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内容在教学方式中,遵循输出驱动的原则设计各项活动,并在qq群作业、批改网、慕课等线上平台发放相关内容,提供输出驱动的材料。
       3.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如何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途径。在输入促成中,教师通过提供跟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材料,并结合语言学习传授给学生。
(1)读书报告:在qq群作业中发布读书报告的任务,要求分析阅读材料中价值观,并对此进行评价,进行输出驱动。同时在课堂中提供相关性质的材料,进行对比等,从而进行输入的促成,最后学生上传到qq群作业中,教师可以评选出优秀作业,展示给其他同学,并进行评价。同时在作业的基础上开展全校范围的“悦读”竞赛活动,并把竞赛结果纳入成绩考核。
(2)中国传统文化翻译的练习: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可以通过翻译方式让学生深化对文化的认同,同时在翻译训练中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输入的促成作用,既兼顾到语言的学习,又注重了传统文化的传输。(3)新闻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作业,教师首先布置任务,以输出为驱动,要求上课展示部分分为英文新闻介绍、单词词组讲解以及对新闻的评论和看法。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小组讨论来评论新闻,加深对新闻的看法。

三、成果展示
      1.出版并应用相关的包含课程思政元素的阅读教材
         教材侧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英语原版文章的过程中增强对英语语言的感悟、认知与应用。在出版了纸质教材的同时,课题组还编写了电子课件,方便学生线上学习。教材体裁力求多样性,涉及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教材共内容涵盖人生观、数字技术、当代女性、成功秘笈、如何平衡生活、核心价值观、友谊、健康等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本教材在选材中尽力选择符合时代特点,能够在知识拓展的同时兼顾思想性,并具有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体裁多样性,涵盖记叙文、议论文等。为了响应国家对大学英语思政要素的要求,教材力求在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大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的探讨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核心价值观。在题目设计上,教材遵循“产出导向法”来设计相关题目,阅读前设计读前题目,以输出为驱动,思考阅读材料中的思政要素。课后提供了相应的题目来实现学生对思政的思考,从而实现输入的促成。
       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为NPS量表,满意度从1到10。问卷包含五个问题:(1)从课中的小组讨论能够帮助更深入和全面理解本单元的课程思政内容,本题平均分为8.49分,样本中有超过4成的样  本为“非常赞同”。(2)课后的作业布置可以帮助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本题平均分为8.18分,样本中46.67%会选择“非常赞同”。(3)从课中的小组辩论与同伴互查能够促进理解该单元承载的思政问题:本题平均分为8分,大部分样本为“非常赞同”,比例是48.89%。(4)课外的线上收集材料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社会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题平均分为8.02分,超过4成样本选择“非常赞同”。(5)课堂上的口语题目讨论能帮助对本单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有了初步的认识:本题平均分:8.31,“非常赞同”的比例为 51.11%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