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姜琪、吴雨伦 主持完成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农林类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1JDKT075),课题组主要成员:沈俣、周爱花。
围绕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本着“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注重大学生的思政素质、劳动素养、创新思维及创造性劳动能力(以下简称‘双创能力’)“三维度”培养及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构建。
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之大学生“三维度”培养
(一)提高大学生“思政素质”,聚焦“以劳培德”
大学生思政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素质,其中思想素质包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创业择业就业观等;政治素质包含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劳动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教学全过程,强化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引领,积极开设劳动教育专题大讲堂,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丰富内涵融入学生的行为中,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二)培育大学生“劳动素养”,促进“以劳增智”
大学生劳动素养是高校劳动教育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大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劳动观念与品质、劳动精神与心态、劳动行为与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等。加强专业劳育实训平台建设,依托专业课堂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及教研实践基地等,将劳动教育主题和元素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内化、专业劳动实践技能的训练及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培育,注重大学生的跨专业整合能力培养和劳动素养的培育,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创造,实现专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强化“以劳提能”
双创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教育。高校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局限于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等劳动,还应该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活动、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劳动工具研发、专利申请等。打造双创劳育实践平台,在创新劳动中融入现代科技和劳动教育元素,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云计算、大数据、AI、VR等技术手段进行生产性劳动工具的研发,如设计智能森林样地调查系统、森林资源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土壤因子自动测定仪等,实现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虚拟劳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劳动的魅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劳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促进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养成。
二、农林类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之“多元化”策略
(一)多元劳育组织领导参与
在学校层面成立校级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管理、监督评估及学分认定等工作。依据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南京林业大学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劳动教育工作操作手册》以规范劳动教育范围、操作方法和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保障等多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做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在学院层面成立院级劳动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任课教师由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和思政辅导员为主体、依托专业课程教师、产业教授、劳模、国家工匠等组成。
在师资层面组织劳动教育相关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参加劳动教育相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教师培训,打造一支多元化、稳定、高水平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效果,提高劳动教育与依托课程及拓展活动的融合度。
(二)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完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显重要。融合课程群中各课程之间既有机联系,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遗漏,达到科学整合和优化课程教学资源的目的。注重依托融合课程、拓展活动等开展劳动教育,发挥好协同育人作用。
开设《劳动通论》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劳动的观念,引导大学生砥砺奋斗、吃苦耐劳,以提高自身劳动素养和技能为目标,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自觉遵守劳动规定的良好职业道德。以《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为依托,增设8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择业观。
建设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加强劳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基础》等通识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专业课程、拓展活动的有机结合,与依托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相融合,培育一批《思政劳育》《专业劳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就业指导和劳动教育》《双创劳育》等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而是由各依托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思政、专业与实验实训、双创等课程讲授过程中将劳动教育元素进行融入、糅合、渗透、整合。新时代下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当今行业领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鼓励任课教师持续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前沿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及科研成果等,以适切合理的方式,多途径、多层面渗透至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的教学中,达到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
融入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公益劳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创造性劳动五个方面。作为劳动教育依托课程模块的有效补充,该模块注重引导大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来提升自我生活能力;通过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性劳动分别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他人意识、行为习惯与道德风貌、双创能力。关注新兴的设计、咨询、技术转让、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劳动创意等服务型创造性劳动。
(三)多元劳育课程资源积累
挖掘劳动教育依托课程及拓展活动中的劳育元素。一方面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课程中涉及的如劳动与职业、文化、法律法规、经济发展、劳动安全等内容,将这些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转化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思维方法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加快理论知识到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的转化。
开发与选用劳动教育融合课程适用教材。组织任课教师、专家学者等有针对性地编写富有农林特色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适用教材,如《职业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林业工程训练》等教材。同时,结合依托课程教学需要,把劳动教育中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时代精神及劳动创造等融入其中,改编相关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教材,突出其适用性。有些学科专业可选用如《劳动通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等教材,以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为起点,普及劳动学科领域相关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社会价值、创造幸福人生。
紧跟时代步伐。新时代下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当今行业领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结合专业及岗位需求,持续将最新的行业前沿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以适切合理的方式,多途径、多层面渗透至各劳育融合课程教学中,使得开发的劳动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多元劳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体系评价是通过监测手段收集课程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的相关信息,依据既定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诊断来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的达成程度。
课程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规范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目标、内容、主体、方法等,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是否满足行业需求。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建立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理念和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着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课程评价指标。劳动教育课程一级评价指标6项、二级评价指标24项,分别为课程设置(包含目标定位、劳育通识必修课开设、融合课程群建设、拓展活动开展)、学生思政素质的提高(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包含劳动观念与品质、劳动精神与心态、劳动行为与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包含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劳动能力)、课程实施(包含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指导能力、实施效果)、实施保障(包含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劳动安全)。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其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其是否符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要求,“三维度”培育是否有效、实施效果是否如期、实施保障措施是否得当等。
课程评价主体。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自我反思)与互评为辅,鼓励课程监督员、其他指导教师、工厂师傅及家长参与其中。课程监督员依据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其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实习实践过程表现及劳动成果,工厂师傅评价学生顶岗实习表现,家长评价孩子在家劳动表现等。
课程评价方法。学生通过劳动所收获的体验和感悟,是无法用终结性评价来衡量,因此,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劳动成果,也要重视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对参与“校园劳动周”、日常劳动、校园文化建设、公益服务等拓展活动,可采取考勤计分和过程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参与下蜀林场实习、白马基地实践、工厂生产劳动、单位顶岗实习、社会志愿服务等,主要依据实习报告及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的评价进行综合性考核;对于大学生“三维度”培养,主要依据其思政素质、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过程表现、劳动精神、所学知识运用能力、劳动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全面客观记录劳动全过程和劳动成果来进行过程性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实施效果的评价,可采取劳动理论知识考试、劳动过程表现档案记录、劳动实际操作水平考核、创造性劳动成果评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与综合性、定性与定量、考核与考察等相结合评价方法的灵活运用。
课程评价反馈。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课程评价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参与劳动过程的动态,提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状况,及时改进劳动中的不足。通过课程体系的每个环节的评价反馈机制对课程体系建设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有效的评价反馈信息,掌握课程、学生、教师和实践四个方面的需求,及时对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各环节进行修正性调试。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更好地改进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APP等技术手段,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合理、规范适度、切实可行的监督,以确保课程评价结果精准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