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基于外语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与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苏州城市学院作者:徐欣烨/孙镱晗发布:2023-09-04 16:00分享:

苏州城市学院徐欣烨/孙镱晗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基于外语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与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22WYYB045),课题组主要成员:朱全明、陶婷婷、王佳丽。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教育工作会议中都高度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并赋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同时,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可以解读为:“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文秋芳,2021:48)。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师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的起点。
      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急需探讨及实践(徐锦芬,2021)。《大学英语指南》(2020版)强调,在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上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该背景下,充分体现出课程资源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和课外资源,其中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何莲珍,2020)。现有教材为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建设基础。然而,刘正光和岳曼曼(2020)发现现有外语教材较难满足新形势下思政教学的需要:存在思政元素广度、深度、温度不够(陈法春,2020),教材内容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张虹等,2021)。课程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为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建设基础,但仍存在不足:比如缺乏系统性与普及性(曹进,赵宝巾,2021),缺乏对道德情操培养与提升的关注度(刘正光,岳曼曼,2020),缺乏多元化与多样性等问题。虽然已有基于教材探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相关文献,但主观论述较多,研究结果的实证性有待提高(贾蕃,2022)。因而本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尝试弥补部分空缺,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框架及实施路径
      本研究基于徐锦芬(2021)所提出的英语课程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原则与策略,根据苏州城市学院本校特色及学情,探究基于《新一代大学英语1》教材的思政内容建设和资源开发。并且将原先的三项原则增补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属性为引导”、“以学校特色为依托”的四项建设原则,以促进大学英语教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和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保证大学英语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要求所融入的思政元素需切合学生真实学习情境,例如中国优秀文化、新时代科学发展理念等;形式多样化,丰富获取途径。该原则也将促进学生学习投入(认知、情感和行为投入):通过内容编写与练习设计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技能的目标;通过师生共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元素的分析筛选。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材建设将考虑学生英语实际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融入并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资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也意味着在建设思政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效果与反馈:利用 合理标准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基于反馈及时调整更新素材。
       其二,“以教师教学为基础”原则要求教材建设时,最终形成便于教师使用的多元化资源。依据该原则,将切实提高思政内容与语言知识的融合度:在凸显思政元素的同时,将价值观引领融入教学素材和相关资源中,把握语言知识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度的深浅,达成“融盐入水”的效果。另外,线上线下思政资源的衔接度得到优化:通过整合与构建线上思政教学资源,优化线下思政教学素材,线上线下资源有机衔接,形成纸质资源与立体化资源的互相对应、互为补充的动态有机体,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其三,遵循“以学科属性为引导”原则意味着融合大学英语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结合课程的育人目标;兼容中西文化,尊重、包容不同文化。首先,基于英语学科特点设定思政目标:①增加道德维度,建立“恰当、有效、道德地使用英语”的教学目标。②树立品格塑造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另外,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展开:①深入了解英语学习规律,与思政理念相结合,发掘两者的内在联系;②发挥学科专业特长,挖掘素材中的思政教学点。
最后一项原则是“以学校特色为依托”,这说明教学中的思政内容应与学校类型定位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实现“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以苏州城市学院为例,本校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与思政资源的开发应该符合应用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利用切合本校特色的资源,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塑造应用型人才。另外,教材的建设也应当体现应用型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例如,理工类院校在建设本校大学英语教材时,可考虑融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相应资源素材;师范类院校可将塑造教师品格作为必要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与教材的编写中。
     《纲要》提出,在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基本策略为“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综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本研究将基于以上基本策略及教材中思政内容建设的具体策略(徐锦芬,2021),提出更为全面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思政内容建设策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内容,开发多元课程资源。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首先,对现有教材的挖掘。第一步,分析现有教材,结合教材各单元与素材的主题,确定素材的思政目的,预设教材受众及所产生的可能影响,批判性分析和揭示教材中思政素材的本质和情感价值。第二步,基于教材预设的单元主题,遵循四项建设原则筛选出能够匹配本单元内容的多模态多元化教学资源。另外,筛选出的资源必须契合社会文化情境,反应正向价值观,引导学生批判性分析。第三步,利用筛选出的恰当资源,对原有教材进行增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补的资源能够帮助教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设计灵活多样教学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投入。
       其次,对新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一,目标设定:设定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在新资源中分外重要,因此教学素材应该确定学生达到的情感目标层级,并有机结合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第二,语料选择:依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基于四大原则,选择恰当合适的相关语料并整合成多模态教学资源。这些语料应当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并且是客观的不片面的,展现真实社会情景的。然后,再对这些语料进行充分深度的分析和挖掘。第三,活动设计:在确定语料之后,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活动,以确保达成既定的目标。在设计活动时,将思政内容自然无痕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达成“融盐入水”的效果。除传统活动之外,也应提供多元化的活动,例如利用线上平台邀请同学讨论或制作英语视频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呈现形式,及自己感兴趣的途径(线上平台或课堂交流),来完成教学活动。另,原有传统教材中大多习题或练习都围绕着文章内容和词汇语句所展开设计,要求学生寻找事实性信息,考察其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的词汇或语法技巧,鲜少会有高阶思考练习。因此,在练习这一活动环节,需增添培养学生思辨性能力的思考练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通过多模态化思辨性活动(线上辩论、视频拍摄),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语言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塑造。第四,效果评估: 在新课程资源投入使用后,调查学生与教师的使用反馈,对课程资源进行动态更新,同时将探讨多维度思政资源有机衔接的模式,助力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解决当今系统性不足(肖琼,黄国文,2021)的问题。
      案例分析
      下面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的第六单元Pursue Your Dream为例,阐释大学英语教材中思政内容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路径。
       首先,分析单元的主题、目的和受众。结合本单元的板块导语、正文和练习指令,确定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厘清失败与成功的关系,学会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并学会英语小品文的写作技巧(利用事实与例子论证中心主旨)。这体现出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较为明确,但价值情感目标稍显模糊未明确体现,例如应确立塑造价值观的德育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挫败经历并树立正确的成功观。该单元有两篇文章素材,其中第一篇向读者揭示了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在文中作者选取了三位成功人士的例子,分别是发明家爱迪生,作家J.K.罗琳以及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可能因为受限于教材的选篇视角,所选例子均来自于欧美国家,与我国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景相对不够密切,同时该三位人物都是在他们行业中的佼佼者,与学生的地位绝对悬殊,因此在地域和行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该单元的课后习题均基于文章内容或词汇,例如通读全文填空或寻找匹配选项,又或是理解单词词义后选词填空等。明显发现,提供给学生进行思辨的机会并不多,形式也相对单一传统,无法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投入度。
       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原有单元中的内容进行筛选与增补,并形成适合本校使用的创新校本讲义。第一步,设定教学目标(包含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悟如何正确面对失败,践行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价值观。第二步,基于四项建设原则,构成新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鼓励学生自己搜寻遇到挫折不气馁并最终成功的中国人物,在小组内完成杰出案例的海报并展示,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投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基于“以教师教学为基础”,根据产出导向法,教师针对学生的产出(海报及展示)开展教学,探讨并深化文章的主旨—失败乃成功之母,引导学生树立永不言败的精神。基于“以学科属性为引导”原则,对原素材和新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例如,原教材的课文中引用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因此,我们在资源库中提供完整的演讲视频,补充多模态教学资源,并通过积极话语分析进一步展示该演讲的积极意义和他的坚持与乐观品格。基于“以学校特色为依托原则”,引导学生关注所在学校中身边人物的典型案例,或所属专业的杰出人物,增加学生对学校与专业的热爱。最后,调查学生与教师的使用反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课程资源进行动态更新。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而教材中的思政内容建设则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徐锦芬教授(2021)提出的高校英语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探讨了基于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与资源开发,依据本校特色补充建设原则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属性为引导”、“以学校特色为依托”四大原则,探索具体路径:通过“分析—筛选—增补”挖掘现有教材,通过“目标设定—语料选择—活动设计—效果评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希望本研究能为更多同类型学校及学科提供参照。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