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胡小礼、李恩亮主持完成了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0WYKT036),课题组主要成员:宋庆庆、张圆圆、周冠书、刘玉红、黄 娴、袁小玉、刘 健、马小羽、宗 乐、吴雪远(前10)。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
1.政治导向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政治导向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师的首要能力。这一能力主要体现为政治素养,即要求教师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纪律、政治辨别、政治引导、高尚的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应具有优秀的素质。
2.德育资源整合能力
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理念下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挖掘课程教材中育人的价值元素和价值功能,梳理整合德育资源,努力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这一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归纳总结,更不是“填鸭式”死搬硬套地在课程中“强行植入”德育元素,而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内在德育需求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德育资源整合能力是教师通过对课堂上学生兴趣点、兴奋点、利益点、困惑点、热衷点的发现和捕捉,分析其背后的思想状况、价值判断和道德需求,从而结合课程德育资源,筛选恰当的德育元素,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造适当的德育教育时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的能力。
3.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的组织加工提炼以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具体而言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支撑体系在内的一系列设计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密切相关。
4.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有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但是具备较高应用水平的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的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研究的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1.树立高职英语教师的育人意识
将“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必须提高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才能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进。引导激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实践,组织教师结合高职英语课程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将“课程思政”覆盖到高职英语的各个学期。教师在课堂内外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
2.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育人能力
(1) 高职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这样的职业特质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绝非仅是谋生手段,而是有着特殊的使命意义。高职英语教师对大学生不仅要进行智育还要进行德育,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我们不能渴求教师都像蜡烛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总是充满热情,因为他们也是我们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一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惰性。高职英语教师受各种思想影响,而侧重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教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满足自身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2)高职英语教师应加强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
高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应该明白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大学,明白是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仅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高职英语教师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高校教师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的思政意识,时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3)高职英语教师应加强思政理论知识学习,增强思政教育能力
一方面,要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这是推行“课程思政”的前提。高职英语教师一般对本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掌握得比较透彻,但是对思政教育却是一知半解,这就需要给科任老师补补课。思政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思政教育不像其他学科一样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教授,思政教育知识的教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并最终外化于行。思政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去学习这套不同的教学系统。另一方面,还要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如要提升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他们不仅仅需要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价值观、思想动态等,以便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效果。
3.高职英语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党委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还需要各级院系和教师的参与,需要从制度层面来规范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自身发展的身心特点、社会的现实要求等来安排新的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制定新的评价标准、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分配教育资源等,从制度层面更好地保证“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
4.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1)利用第一课堂,守住“课程思政”本源性
用好高职英语课堂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师单纯的英语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即使教师将专业知识传授的很具体,也无法使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接受德育教育,达不到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目的。“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高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课程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
(2)开发第二课堂,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因此,除课堂之外,教学过程的相关步骤应该开发第二课堂,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教师和学生们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高职英语社团活动,深层次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学生对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开拓第三课堂,把握“课程思政”关联性
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各种互联网平台纷纷出现,QQ 聊天工具、微信等多媒体软件也蜂拥而起。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电脑客户端、手机 APP 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学生在方寸之间,感知大千世界,发挥第三课堂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及关联性,丰富学生课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拓展高职英语相关知识背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5.高职英语教师应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教材是教学内容、教学资料的汇总和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挖教材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元素,培养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高职新视野英语教程》( 思政版) 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文资料丰富、数据细致翔实、紧跟时代脉搏。在立足高职英语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教师们应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文中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进文化理解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6.高职英语教师应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能力
马克思强调:“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都面临西方敌对势力的演化,教学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个性化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必须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及时改进创新教学方法。
7.推进“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机制建设
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协作育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变革,必须有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协作育人。
(1)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需要高校各部门、每一位人员的努力。高校要构建党委带头,党政领导、工会部门、共青团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协同配合大思政格局。高校成立有关思政工作协同育人领导部门,组织机构,培训机构,促成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人员间的协作交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建立沟通合作机制,请一些思政学术专家开讲座、座谈会的方式,营造合力育人氛围。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打破各部门各学科间的学术壁垒,促进协同育人。
(2)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教师是育人主体,必须激发老师的育人热情。激发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书育人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要破除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就得激发老师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高校要加强宣传,先破除老师的思想误区,帮助老师树立育人意识。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目标,老师既要解惑,也要传道。成立课程思政培训机构,引导老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开展课程思政并不会挤占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反而让课程学习变得更有温度和情怀。不仅是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思政课教师也要发挥引领作用,在课程思政的设计上,如何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等协助专业课老师。促进各个老师学科间的沟通交流,增强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教育部门加大资金投入,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资金。
(3)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调动老师工作的内在动力。为了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落到实处,就要建立健全育人效果评价机制,督促老师加强合作交流,精心建设课程思政。2020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将课程思政引入双一流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双高计划评价,学科评估,专业认证,教学成果奖,全国教材建设奖,本科教学评估,高校院系教学绩效考核,教学评奖评优等。”高校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当中,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选拔任用的重要指标。之前的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老师投入大量精力在科研中去,自然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建设课程思政。增加课程思政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激发了老师的育人热情。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对于教师课程思政的建设状况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互评,学校领导进入课堂听课评课,学生进行评价。每个人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课程思政的评价要显隐结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评价中需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对老师的监督,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的增强老师育人意识,提升老师育人水平。
8.构建“课程思政”高职英语云教研共同体
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协会牵头成立跨校、跨区域的高职英语云教研共同体,由各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组成合作团队,加强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高职英语教研共同体旨在通过合作,资源共享,开展云端教研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开设讲座,提升高职英语教师各项课程思政能力。云教研共同体可以通过分工协作,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专注于某个教学单元,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实现高职英语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