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形成的影响探究
南通理工学院朱小军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0JDKT061),课题组主要成员:顾燕冲、马利、王苏颖、王佩隆。
一、体育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作用和意义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来说,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体育教学工作则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改善学生职业素养较差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运动都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这也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所以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兴趣,紧密结合职业教学的特色,将教学目标和职业素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对于体育教学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整体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同时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落伍,无法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教学内容并没有更好地融入职业教育理念,这就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从体育教学中获取有效的知识,无法更好地突出职业性特点。高校要更好地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体育教学中获取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这对于其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及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具体项目的训练时,要克服体育项目对身体带来的困难,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正常条件下体验身体感受,这对于学生自身意志、品质以及情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强意志、强筋骨、调情感都是体育的特殊功效,这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入路径
1、体育教学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对于学生内在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应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志力。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根据学生特点,适当增加体育驯良强度与密度,培养学生养成坚韧的意志力。例如:学校定期可组织学生参加野营拉练、越野障碍跑、长跑等运动,通过适当体育训练培养学生意志力,为日后步入职场奠定良好基础。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期间,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社会道德规范意识。体育课当中的各项运动项目,都具有其独特的规则,学生参与到其中,应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基于此,教师可让学生多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便于日后此种能力能够灵活应用道工作当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特点与对未来职业需求,制定针对性教学措施。例如,在体育训练当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创新优化体育训练方式。同时,还可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而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不同的职业体能。例如,工科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都会从事繁重的体力活,所以,此类学生在体育课当中,教师可针对性锻炼学生的耐力与上下肢力量,如开展杠铃练习、轻器械体操练习等。而对于动力、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毕业之后大都会从事与全身性运动相关的工作,对此体育教师则可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综合性运动,培养学生腰腹部力量、上下肢力量,锻炼学生耐力。而对于警察专业学生而言,则可开设散打、拳击、摔跤等运动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与此同时,还应结合运动项目特点的不同,开展有效预防职业病和发展职业体能的运动项目,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3、体育教学中职业实践的融入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教师可采取一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重组,改变体育运动形式,让学生能够尽早进入职业相关环境当中。例如,对于航海类专业学生而言,体育教师可开展负重游泳、水球比赛等运动项目,不仅同学生专业相关,且还与学生未来职业也有密切关联,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能够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精神。对于农矿专业学生而言,还可开设攀岩、爬山比赛等相关运动项目;对于警察、公安类专业,则可开设泰拳等相关运动,还可模拟各种实战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时需要注意不能够牵强附会各种运动项目,也不必将每一项运动项目都融入模拟教学内容。对此,就要求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体育项目,促使职业能够同运动项目进行更好融合,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奠定基础。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现状与不足
1、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多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对体育教学工作普遍重视不够,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设定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教方式单一,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体育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构建一个非常强大的心理,提高其抗压能力,这对于后期踏入职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优势,导致对于体育教学的错误认知不断加深,从而最终的教学目标出现较大偏差。
2、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体育教学工作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视,导致体育教学的地位越来越低。学校学生和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态度一直处于一种漠视状态,很多时候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做完一系列的热身运动后自由活动,并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导致很多学生在完成热身活动后就无事可做,并没有充分地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来培养自身的技能和素养。一方面,教师自身缺乏体育教学的职业素养,整体的教学方式也比较滞后;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懈怠情绪也影响了老师上课的积极和热情。
3、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明确,不利于职业精神的培养
相对来说,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学目标和专业课学是不一样的,与其他科目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进行课程设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学生在年龄发展、性别差异、自身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社会的发展需等诸多方面因素,从而制定出一套贴合际的、满足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满足学生各种实际需求的体育课程。目前,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都是由教师带头做一系列的动作或者是指导,学生一味地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容易受到学生的排斥,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这种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认为体育教学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迫于无奈只能应付了事,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对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建议与策略
1、注重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力度
教师要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注重健全学生心智和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切实有效地将社交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个环节。利用不同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体育教学中构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沟通技巧,更好地对学生自身身心进行调节,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交往能力,锻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能力。
2、推进基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体育教学改革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地结合不同职业、不同专业的特征,运用体育教学的优势特点,将学生的职业成长和素质提升有机结合到一起,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使得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明确和细化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是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习惯,在体育技能目标、身体素质目标、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一步针对性考虑和细化内容,并将其纳入考核等具体环节。
4、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做好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培养。从而真正地实现学习和锻炼相结合、工种和专业相结合的目标,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一支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