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淮阴工学院赵玉萍/杨权权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江苏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专项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2021JSJY004),课题组主要成员:干建松、王敏、朱为国、陈晓兵、戴建国、程 虹、陈潇娴、朱明康、陈昊天。
本课题以淮阴工学院为典型案例,在调研分析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基础上,探索构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本课题从确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理念入手,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确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实现通识教育的分层分类教学、专业教育的分方向分模块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训练;通过集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教学资源、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资源;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保证学生获得更多自主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专业(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学习计划、学习方式的权利,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学习计划;对个性化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施全程化的质量管理,有效保障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课题遵循“优化体系、突出应用、尊重个性、推进开放”培养原则,按照“强基础、重实践”人才培养总要求,加大选修课比重,创建开放性教学管理体系,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并依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统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探索与实践,逐步确立了“对接产业、协同培养、适应未来”的培养理念,构建形成基于专业集群的“三阶递进”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
1基于专业集群的“三阶递进”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
(1)把对接产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发起点和培养模式创新的动力源。聚焦“一把盐(千亿级盐化工)、一壶酒(千亿级食品)、一张网(千亿级电子信息)、一条路(枢纽新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枢纽节点)”等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化工材料、食品生物、电子信息和交通运输四大优势特色专业集群。
(2)把协同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对接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专业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线,强调专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发展交相融合,将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启蒙+启发个性、专业培养+发展个性、能力提升+展现个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科学设置课程平台、模块化课程等培养元素,形成三阶递进、有机衔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链。校政行企专家组成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专业集群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突破专业、学科壁垒,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校内协同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组织载体,组建行业学院,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校企课程与实践平台,采用多种模式实施校外协同培养。
(3)把适应未来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和培养模式创新的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对接新工科建设需要,依托能力提升、发展助力和持续改进三大重点工程,保障模式改革顺利推行和培养目标有效达成,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适应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新工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实施能力提升、发展助力、持续改进三大工程,系统推进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改革
(1)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打造优势专业集群。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着力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打造了化工材料、食品生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四大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增强了专业供给的集聚效应。积极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贯彻新工科建设理念,实现了对学校传统工科专业的更新改造,提升了人才培养与新经济的契合度。四大专业集群涵盖了学校现有的8个国家一流专业、8个国家“卓越计划”专业、8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形成了较好的专业建设示范带动效应和服务发展支撑引领作用。
构建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在“对接产业、协同培养、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构建形成了基于专业集群的“三阶递进”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在学校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统领下,适应特定产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化工材料专业集群构建了“专业交叉、多方协同”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食品生物专业集群构建了“四双四融合”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电子信息专业集群构建了“双轨制”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交通运输专业集群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个性化模式。
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启蒙+启发个性、专业培养+发展个性、能力提升+展现个性”三个阶段,依照各阶段不同培养要求构建各有侧重的平台课程体系。同一平台设置不同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设置若干选修课程组别,包括素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工程项目实践等,给予学生个性化选择和发展空间。
丰富多样化教学模式。先后开设“微软班”、“顺丰班”、“淮钢班”、“大运班”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等4个专业设置嵌入式培养方向,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3+1”)、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印度NIIT、台湾中华大学等境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开办翔宇创新精英班,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模式的精英人才培养。
(2)实施发展助力工程
共建协同化资源平台。通过“外引内培、双聘双挂”等措施,实现人才共享、共聘、共用,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成立翔宇学院,集聚整合全校资源,举办学科竞赛实验班、专业技能强化班等;与地方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台湾高校、社会团体等合作,成立中兴学院、台创学院、台商学院、淮商学院等专业集群学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集聚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协同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多样化”发展需要。
完善柔性化教学管理。坚持“以生为本、尊重选择、柔性开放、自主发展”原则,优化完善柔性化教学管理体系,推进专业、模式、课程、课堂、实验室、基地“六开放”,保障学生选择修读专业、培养模式、学习课程、学习计划、主讲教师、学习形式实现“六自主”,保障学生个性发展。
(3)实施持续改进工程
重创立体化评价体系。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个性化、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内容综合化四原则,坚持自评与他评、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三结合,创新构建基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三维度的立体化评价体系,着力克服唯分数,唯考试(论文)的顽瘴痼疾,持续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
课题组经过探索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四大专业集群中有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49个,省级以上平台实现学科专业全覆盖。学生获授权发明专利763件,获“创青春”国赛金奖、“互联网+”国赛铜奖、“挑战杯”国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突破一万人次。成果完成人多次在全国、全省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经验做法,学校承办国家级、省级竞赛活动及学术会议37场次,来校参观交流的境内外院校达60余所。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创新了“对接产业、协同培养、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了教学模式、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的转变。从注重“知识灌输”的“以教为中心”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从“灌输式”“被动式”向“弹性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转变,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空间;从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多重壁垒向交叉融合、多维协同的培养机制转变,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教学科研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聚优质资源,服务学生发展。通过“三个转变”,最大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让学生享有了适合自己的教育。课题自实施以来,系列创新做法与成果在学校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在同类高校中形成了良好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