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基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来源: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者:陆敏、吴颖发布:2022-12-22 21:19分享: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陆敏、吴颖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省“高校专业课程群和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20NDKT037),课题组主要成员:曹钰、宁尚洁、胡伟鹏。


一、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本课题立足“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背景,将SWOT模型分析引入新时代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全面梳理文化认同视角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利弊、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根据项目申报书的研究思路与拟定计划,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课题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
      第一阶段: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与访谈工作。课题组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为调研主题,从学生身份、高校类别、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效果、现存问题等多个方面设计调研问题,确保全面、精准摸排高校爱国主义的教育现状;与此同时,围绕“文化认同”这一关键词,调研摸查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兴趣、认同心理以及对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态度与建议。问卷调研之外,通过对在地本科、高职不同属性、不同层次高校学生、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等)的交流与访谈搜集把握更精准、更详细的信息与对策,为课题的深入有效开展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撑。在此阶段,课题组五位成员分工合作,每位成员走访一至两个高校,保证把调研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此一阶段,完成《关于新时   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报告》一篇。
       第二阶段:围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认同”、“SWOT模型”分析等关键词开展研究——立足新时代的特殊背景,运用SWOT模型全面分析当前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S-内部优势、W-内部劣势、O-外部机遇、T-现实挑战,而后,从“文化认同”的内涵概念出发,强调文化认同的核心在于实现对民族精神的肯定和对民族身份的强化,是发挥文化凝聚人心、维系爱国情感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将文化认同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鲜明的必要性与时代意义,对改善当前教育现状、提高教育实效有着积极作用。最后,针对“基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从“优化中华文化认知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创新中华文化实践载体,深化家国认同”、“对比中外多元文化,提升家国自信”等方面提出改善的建议与路径。在此阶段,完成《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困境分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时代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认同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究》以及《基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等四篇文章。
      第三阶段:以所在高校为试点,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本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并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成果,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处发展。这一阶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实践:
     首先,主动向学院、学校领导汇报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将课题成果予以实践、加以推广的现实意义,提高院校管理层面的教育意识与融入意识,努力赢得支持;
     其二,联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与大学语文、人文素养等课程授课教师共同组建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强化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进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在文化认同中涵育爱国情感、厚植爱国情怀,推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确保育人实效;
       其三,抓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等关键契机,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大学生熟悉的网络平台)与线下(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两种路径介绍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努力缩减学生与优秀文化的心理与情感距离,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之美与时代之美,生发学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主动与自觉,并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强化民族自信;与此同时,组建以感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博雅思辨社,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宣传、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勇敢探寻中华文化,并在发现中汲取营养、厚植情怀、重塑价值;
      最后,搜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意见与建议,并结合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确保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有影响、有效果,真正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实效。 
     第四阶段:在总结优化本校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课题成果的校外教育实践。这一阶段,课题组结合此前在各大高校的调研与走访情况,根据各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实践,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确保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二、基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
  (一)优化中华文化认知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教育模式,抓好中华文化认知教育。一方面,立足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积极将中华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等其他课程,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扩大中华文化认知教育的覆盖面,努力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线上与线下协同联动的教育合力。线下,以新时代要求与大学生特征为依据,改变当前教师主讲的理论灌输模式,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通过展示、引导、点拨、举例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中华文化;线下,积极创作宣传中华文化、宣扬爱国主义的微信微视频微电影,注意在语言上贴近学生、呈现方式上乐于被接受。如此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树立家国情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厘清个人担当,在感悟井冈山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体会红船精神中铭记使命初心,并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生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与决心。
       强化历史教育。费孝通认为,历史和传统相当于文化的根和种子,文化是不能脱离历史和传统独自成长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都是在历史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巩固的,历史意识是国家意识、爱国情怀的一个最基础的承接面,没有这个承接面,其他一切教育将因这个承接面的缺失而落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和保障,开展历史教育是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厚植爱国情怀的有力助推。因此,应当全面加强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中国古代史中追寻中华民族的缘起与中华文明的璀璨,在近现代史中体革命岁月的峥嵘与共产党人的艰辛,让文化认同来得更深刻、爱国情感来得更持久。
    (二)创新中华文化实践载体,深化家国认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知行合一是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提高教育实效的关键。新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创新中华文化实践载体,不断开拓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精心设计中华文化和爱国主义主题的校园活动,为校园活动注入更多更鲜明的文化元素与爱国基因,并通过活动组织、文艺创作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涵养中华文化与爱国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与此同时,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与魅力所在,自觉生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在倾听革命故事、了解当前建设中激发爱国热情、凝聚爱国力量。
    充分发挥重大节日与纪念日的涵育功能。大力宣传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知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深化家国认同;抓好十一国庆、七一党的生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帮助学生在祭扫烈士墓、瞻仰纪念碑中铭记历史,强化“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前行的强大动力。
     (三)对比中外多元文化,提升家国自信
      学者乐黛云认为:“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的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面对境外的文化输入与思想渗透,片面的掩盖、否定或排斥都不是最佳应对方式。只有在深刻了解中外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才是最理性、最深刻的,由此产生的爱国情感也才是最真挚、最持久的。因此,应当引导学生在全面认知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他国文化,并在反复的思考、比较、鉴别中形成既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也不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理性客观认知,树立对中华文化坚不可摧的认同与自信,筑牢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防线。
      与此同时,注重在中外多元文化的对比中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各国文化“存在着多元共生的关系,任何文化都不能够脱离其它文化而独自存在,文化的自我独尊只会造成文化的迅速落败。要引导大学生本着理性、客观的态度积极寻找他国文化中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加快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为永葆中华文化与家国自信、永存爱国情感创造条件。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