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精粹|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研究
南通职业大学钱艳芬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093),课题组主要成员:朱建、黄万丽、潘晓梅、任胜男、杨帆、曹建 。
一、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包括部分高职教师在内的人们的认知中,高职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其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和发展。实践中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授业”轻“传道”,导致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脱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教学及学生日常管理中“缺位”。
2.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不够明晰
虽然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课程思政”的理念开始被人们接受,但对如何推进高职的“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一些片面的理解。如有人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外另外开设一门或几门新的课程,专门讲授思政内容;有人认为就是所有的课程都要讲思政课的内容;也有人提出每节课留出3到5分钟专门讲思政课内容......等。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上的不明晰,使得部分专业课教师及综合素养课教师感觉“无从下手”,不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提炼,凝练出的思政元素不知如何融入课堂教学。3.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调研显示,有些高职院校认识到“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但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有些学校只是宏观的出台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文件,但缺乏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有些学校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工作试点,但缺乏配套的措施,如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学工作质的评价量的考核、经费的保障等;有的学校则是提倡、鼓励,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审无关联,无法调动和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对策
1.做好顶层设计,是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谋划,用好多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与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参与,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之间协同配合,需要区域内各高校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学校内部来讲,需要建章立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从学校外部讲,各高校尤其是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应基于各自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建共享“课程思政”资源。
借鉴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整体性理念,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在实践中可探索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两纵两横”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所谓两纵,一是构建从学校党委书记到一线教师一纵到底的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所有人都是课程思政建设主体,是纵链上的不同节点,要形成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科学设计纵贯学生在校期间的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价值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所谓两横,一是指所有课程,包括思政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等,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二是指所有教职员工,包括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两纵两横”链式育人体系的构建,可使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纵横全链接,全校一盘棋,全员一条心,将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有效推进,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一是明晰职责,构建同向同行育人体系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处理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思政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四个自信”,体现了立德和育人的相结合;“课程思政”则主要通过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体现了树人与育才的相统一。
借鉴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协同性理念,课程思政建设要准确把握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既分工协作,又同向同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要准确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关系。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未完全统一,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在任务目标、方向功能、内容要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上又各有差异,两者统一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二要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的职责。从德、智、体、美、劳的育人目标看,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是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程要发挥好示范和引领作用,课程思政要做好有益的补充;思政课程要布好理论传播的局,课程思政则予以确认、支撑和巩固,两者要相互补台。
二是多元实践,探索“课程思政”融入途径
“课程思政”并不是在现有课程体系外另外开设一门或几门思政课程,而是在统筹研究、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在不同课程中,凝练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及生源特色,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综合素养课,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统一。课题研究提出了“统筹规划式”、“知识点导入式”、“总结凝练式”、“隐形渗透式”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能力
推进高职“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应多渠道加强培训;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的交流探讨、集体备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政治素养教育;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展示“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让教师真切的感受和领悟“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作用,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并自觉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的能力。
借鉴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性理念,课程思政建设要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关键在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作用,激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才能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转为“全员”,为所有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保障。一要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二要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
二是完善考评体系,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高职院校,教师中80%以上是专业课教师,课程中80%以上是专业课,学生学习时间中80%以上用于专业学习实践,为此,要推进“课程思政”落地生根,必须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积极性的发挥除了加强职业道德尤其是师德建设,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外,还可通过完善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外在动力,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中实际成效的取得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激发所有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