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新时代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书院模式研究

来源: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作者:张旭、黄兴海发布:2022-12-12 12:12分享: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张旭、黄兴海共同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省“高校专业课程群和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书院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0NDKT041),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庆贺、孙虹、戚英杰、周雄庆、刘志 。

        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该院依托“青春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走基层”项目,从信仰红、环保绿、温暖黄、活力橙、专业紫五个维度进行劳动教育体系设计,形成了以“青春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走基层”为总项目,有17个细分子项目的集合项目群,不断坚持能力为重、素质为先的战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丰富    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素质与通用能力。

一、建设思路

(一)深挖志愿服务内涵,搭建劳动教育框架

    项目深挖志愿服务内涵,融合劳动教育,做好价值引领,达成共识,积极进行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搭好基本框架,并逐步开展专项培训、方案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操作步骤:

    1.调研服务对象,明确项目内容;

    2.发布招募信息,筛选项目成员;

    3.提升志愿水平,开展专项培训;

    4.运用WBS解构,明晰职责分工;

    5.实施项目方案,建立过程台账;

    6.评价服务成效,形成闭环反馈。

(二)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构建出彩育人体系

    项目立足于系统构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逐步形成“红、绿、黄、橙、紫”出彩育人体系;通过成立课题组、项目组等方式攻坚破难,引领发展,目前围绕5个服务维度,逐步形成了以“青春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走基层”为总项目,同时有17个细分子项目的集合项目群,不断扩大影响,提升社会效应,形成我校劳动教育优秀样例。

服务维度:

    1.“红”色引领,筑牢信仰之基;

    2.“绿”色相伴,践行两山理论;

    3.“黄”色暖心,传递青年温度;

    4.“橙”色活力,彰显志愿力量;

    5.“紫”色修炼,涵养优良学风。


表1  “青春建功新时代 社会实践走基层”项目群简表

二、项目实施

(一)规划顶层设计,依托课程建设,统筹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蕴含的经验、职业和实践的三重价值,意味着劳动教育的实施必须突破传统课程的单一形态和单一的学校课堂情境,走向专业协同、校企协同、主体协同和评价协同的新路径。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旅游类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近年来积极探索从“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创业创新”方面融入劳动教育,促进“以劳树德、以劳强技、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促创”,让学生在生产、学习、生活和社会劳动服务中接受劳动教育,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我校在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课程理念、目标、开发、实施、评价、管理等六要素,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遵循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统一、人文性与技术性统一、课程理论与实践统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统一等“四个统一”原则,确立以劳动价值观为核心,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构建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专门课程劳育、思政课程劳育、专业课程劳育、实践课程劳育、创新创业劳育“五位一体”课程体系,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方面,凸显课程的人文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

(二)挖掘项目特色,形成服务规范,深化劳动教育

    一是发挥志愿者的个性化优势,深化项目特色。根据每个子项目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征集、筛选志愿者,比如发挥社团作用,承接服务项目。当然,项目实施运作需要对志愿者、指导老师等做专项培训,引导各子项目组运用WBS这一管理工具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工作分解,并遵循项目规模适中、具体操作以志愿服务专业理论为指导、不违背志愿服务价值伦理等原则,科学、有效地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二是服务规范,形成“五位一体”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将奉献社会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依托社会志愿服务平台,创建校外劳动教育基地。项目通过PU口袋平台建立志愿者信息库,根据志愿者表现打分评级,同时由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团组织监督指导,逐步形成了“以PU口袋为平台,以三级团组织为督导,以校外基地为依托,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运作建立了服务反馈机制,可以根据机构需求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同时,项目负责人密切关注志愿者的思想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真正领悟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以保证志愿服务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评价志愿服务,形成教学样例,完善劳动教育

    学校通过反馈跟进,汇总志愿服务相关资料(包括培训资料、PPT、照片、视频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同时对志愿服务进行多元评价。一方面,通过评价学生志愿者,推广“劳动积分卡”,重点考核“知”“行”二维,从线上培训学习数据、指导老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级综合考评。另一方面,通过评价项目本身,根据项目目标、实施重难点分析、资源链接、实践效果等多个维度,着力于分析项目的教育性和引导性是否贴近学生和教师群体的实际需求。

    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是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样例来源,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多视角引领,帮助学生“知外情,量己力”,学会择世所需、择己所长、择我所爱,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促进师生相互交流学习,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师生提升认识,明确育人途径。同时,优质项目的实施对于树立教师传道授业和价值引领双重目标的教学理念也大有裨益,基于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课程资源建设应聚焦于研究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思考问题的情境与条件中来,力求每个“教学样例”都紧紧围绕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活动、个性化的指导和互动与合作的体验形式。

    本项目基于“课程、服务、评价”体系,为志愿者们配备指导教师、设置考核项目、评定考核成绩,实现志愿服务的劳动教育目标,营造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氛围,打响“青春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走基层”志愿品牌,培育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养成优秀的劳动品质。


图1  基于PBL模式的劳动实践项目“课程、服务、评价”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三、实施效果

    “青春建功新时代,社会实践走基层”项目在十年坚守间,逐步凝聚为我校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代表,2022年获评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1名项目负责人获得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截至目前,项目累计获得江苏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团队、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等奖励9项,1名同学获评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1支队伍获得扬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支队伍入选2022年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支队伍入选共青团中央、中核集团、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子项目“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文化”入选江苏省“经典润乡土”典型活动案例,6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结项。项目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融合劳动教育,构建“课程、服务、评价”三大体系。项目不断发挥服务性劳动的教育资源价值,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优良品德和磨炼意志品质,真正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为学生成长赋能,为学生幸福奠基。

四、课程思政

    学院坚持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回应现实劳动教育现状、推进劳动教育的积极尝试,可以实现价值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

(一)坚持传统和现实相统一,推动劳动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涵养人之功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借用《国语·鲁语》的“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说明劳动的作用;曾用《尚书·周书》经典名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阐述一个人要实现伟大志向、获取伟大功业,离不开辛勤不懈的工作。总书记对有关劳动古语的引用,为思政课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是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总抓手。围绕这个总抓手,我们也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元素,做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课程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强化学生对上述思想的理解,教学中我们与学生一同分析下列名句:“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明代学者吕坤);“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春秋时期的敬姜)。上述名句蕴含的唯物史观思想,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弘扬劳动精神。学习“人生价值”内容时,教师引用古人有关劳动的论述,说明劳动是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以及人的成长与劳动的关系。

    第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程活动。活动教学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思政课程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可以有效避免“道德灌输”“空洞说教”,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自然融合,使“劳动教育”变得丰富和具体。例如,学生通过分析《黄河号子》《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对劳动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时,组织“拆字”等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幸福”两字的拆字“游戏”:“‘幸’,由‘土’和‘羊’(钱)构成;‘福’,由‘衣’‘口’‘田’构成,由此‘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钱花、有衣穿、有饭吃、有田耕。”上述活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又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中华传统劳动观。

(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促进劳动意识的形成

    课程思政融入劳动教育,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学科融合劳动教育以素养培育为导向,以知识逻辑为起点,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应该将视野放到生活劳动实践这一更广阔、更宏大的课堂,用蕴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追求的典型事例或故事,将课程思想与生活劳动相结合,通过活动教学、议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厘清学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第一,用生活体验知识。教师将思政课程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能在劳动观培育中起到独特的价值。《经济与社会》阐述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的理论问题,又是与每一位劳动者利益休戚相关的现实问题。将劳动意识潜隐于教学情境中,可实现“分配方式教学”与“劳动意识培育”的统一,引导学生用生活体验劳动知识。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以下情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当全球1/5的人口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时,14亿多中国人民已过上小康生活,这是足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是值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大书特书的发展奇迹。根据情境设置如下任务: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请以一名中国学生身份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写一封信介绍中国是如何通过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上述教学设计蕴含下列道理,即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劳动成果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原则;应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依赖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上述道理既是课程学理内容,也是大学生应有的知识视野和人生胸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累积向往劳动的意识、搏击市场的观念,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劳动拼搏内驱力的激发,蕴含着劳动回报社会、回报家庭的真挚情怀,劳动观教育无须说教而又入脑入心。

    第二,用知识指导生活。马克思希望人能够在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中,真正成为社会性的人。这里“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主要指劳动能力的塑造,通过劳动能力的塑造来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增强责任感。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用知识指导生活不仅能产生内化于心的效果,而且能够化知识为德行,夯实学生的劳动观。例如,学习辩证法联系观的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和任务:家里来了客人,需要烧水、洗茶杯、分发茶叶等环节,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地完成各项事情?上述情境中蕴涵着系统优化的方法,其实不需要按照固化的程序依次进行,只要在烧开水12分钟里,同时洗茶壶、洗茶杯、分发茶叶即可。这一技巧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此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增强对劳动的认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启发学生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审视自己的生活,起到了催生“素养课堂”的作用。此时,回归生活的思政教学无疑夯实了学生“劳动需要系统规划”的观念。

五、经验启示

(一)以具体项目为依托,校内校外联动,增强劳动教育系统性

    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例,传统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实践团队都是先开展活动进行调研后,才最终形成实践成果。“项目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在活动开展前,就已经对项目可行性进行了充分地论证和准备,在前期就已经摸清了实际需求和主要目的,做好了顶层设计来指导实践。当前高校有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众多项目平台,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孵化实践项目。通过项目立项,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新角度、新思路,寻找新方法,为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服务地方,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专业特色,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

    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法不同,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施策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项目积极引导各个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在专业范畴内进行假期实践活动。旅游管理专业通过给乡村景点绘制旅游路线图;电子商务专业依托专业爱心助农,让农民足不出户出售农产品;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出谋划策;艺术类专业在村容村貌、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广大农村中创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破解长效难题,延展劳动教育持续性

    实践活动往往是阶段性的,如何延展劳动教育的时效性和持久性?举例来说,乡村振兴是一项持续而且系统庞大的工程,如果仅仅通过蜻蜓点水式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想要形成立竿见影的成效恐怕不太现实,但是让学生长期在农村里面开展工作同样不可行。如何建立去长效化的实践活动平台?通过线上平台继续跟进恰好能够破解这一困难。以当前团队正在开展的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项目为例,基于志愿者供给侧方面已经有基础,农村教育需求端有诉求的情况下,以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助力振兴乡村推普教育,让大学生施展抱负、发挥特长,充分利用线上短视频、直播平台发布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共成长,增强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