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后疫情时代通识课程在线教学模式常态化应用研究

来源: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者:蒋小明、刘李娥发布:2022-11-17 14:00分享: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蒋小明、刘李娥共同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后疫情时代通识课程在线教学模式常态化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077),课题组主要成员:游智鹏、王宏义、黄英明、陈莉敏、王侃、穆慧琳 。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识课程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且线上教学呈常态化趋势。本课题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依据,研讨通识课程在线教学的常态化应用。根据通识课程在线教学的特点,可将教师与学生对应传播者与受传者,理念和资源对应传播渠道与内容,质量对应传播反馈与评估,从而归纳出课程教学的理念、资源、教师、学生和质量五个关键要素。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将这五个要素从理论上的单向传播转向实践中的相互贯通构建通识课程在线教学体系。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识在线课程的教学实践作为案例进行阐述。

1.决策指挥体系

(1)决策层面重视,统筹设计指导

        停课不停教,教学不断线,对于习惯了线下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此时,决策层是打通传播渠道的关键。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为抓手,结合通识课程的特点,研讨制定开展团队备课、规范教学实施、开列资源清单、做好学情检测的工作思路。通过发布在线教学活动组织工作的通知,顶层设计、统筹指导在线课程建设,引导教师强化自我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技术。

(2)教师更新理念,任务逐层推进

        任课教师更新观念是疏导传播渠道的基础,不仅要一个教师转变观念,更要整个课程团队更新理念,本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实施可行、教学过程可控的原则,结合课程特性和网络教学的新特点,每门通识课程确定《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各教研室“在线教学头脑风暴”视频会议,研讨在线教学的形式与方法,英语、高等数学、心理健康、职业沟通、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等均在开课前发布《给同学们的一封信》,从课程教学内容到在线教学方式,从学习注意事项到身心健康调适,引导学生做好在线教学的各项准备。

2.资源整合体系

(1)开展集体备课,丰富课程资源

        传播内容是上好在线课程的重要保障,通识课程校外资源的丰富性,要求各学科的线上资源占有率应不断提升。具体的做法有,人文课程教师在原有课程资源建设基础上,依托该校自主设计的“工程云课堂”在线教学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实施模块化教学资源责任人制,以丰富学生在线学习素材;英语教师充分整合外研社的“U校园”、高教社的“Ismart”、外教社的“词达人”网络资源,结合出版社开设的在线公益讲座等,做好教学资源的推荐、收集、整理工作。数学教师则更新教辅资源,充分利用手写板、手机架、高拍仪等硬件设备满足在线教学需求。

(2)整合多元平台,增强教学体验

        隔着屏幕要吸引学生,能让学生在线一直认真听讲,传播内容非常关键。通识课教师提前利用微信、腾讯与学生建立了“班长微信群”“课程QQ群”,并运用“云课堂”“腾讯会议”“钉钉会议”“QQ群课堂”等多元平台进行课堂直播、点名答题、问题抢答、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作品展示,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尽可能的还原线下课堂学习体验。如《职业沟通技巧》课程结合项目驱动和活动课程理念,把线下的“演讲”和“辩论”两个活动项目搬上网络,增强学生的情境感和参与率。

3.教学运行体系

(1)优化教学设计,突显课程特色

        教学运行的基石是传播者的教学设计。每门课程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学情,因课制宜地及时优化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社会热点,精心设计实践体验课:观看《头脑特工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负性情绪;调查身边的人主要的情绪状态;通过漫画或文字创作心理微故事;通过心理测试,认识自己的特点,并设计手抄报展示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呈现自己对于某一事件的感受或体验。

(2)利用网络桥梁,拓宽课堂空间

        与线下教学相比,网上教学具有信息交流可打破空间局限的优势,传播者可由单一走向多元。通识课教师充分调动自身人力资源,利用网络桥梁使优秀校友、企业人员、文化人士与学生“面对面”,现身说法解决某一教学难点。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邀请多位优秀校友做客直播课堂,结合自身的学业与职业轨迹,向学生详细讲述了升学、就业两种毕业去向,分析学校与职场在职能、文化等方面的多种差异,并提出了实现角色转换的建议和方法,在线解答学生们的疑问,校内外共同解决“初涉职场,转变角色”这一教学重难点。

4.学业激励体系       

(1)关注学情变化,拉近师生距离

        学业完成的主体是知识传播体系中的受众,即学生。掌握传播受众的真实情况相当重要。但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较,教师对学情的把握难度更大,为此各教学团队可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研讨,结合教学日志中反馈的问题,分析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学习现状。通过探索和实践发现,将传统两节课拆成四次小课更合适学生接受,通过云积分的形式更能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云课堂中积极答题和展示作品可积分;在线教学过程中没有听懂时,及时向老师提问可积分;学生在“展示墙”分享本次课的“最美课堂笔记”可积分,都是可促进学生上好在线课程的好方法。

(2)聚焦社会热点,树立群体自信

        高职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喜欢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教材上的理论、观点、方法与生动的社会实践和鲜活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如《职业沟通技巧》课程把“工程演说家”校园演讲比赛搬到云端,在文学社微信公众号上为喜欢的选手投票。连续三个学期分别以“敬畏生命”“文化视角看中国”“我的大学”为主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可贵,学会尊重生命,常怀敬畏之心,热爱伟大祖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质量诊改体系

(1)师生共同诊断,教学持续改进

        传播效果首先来自学生的学习反馈。教研室层面则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按照质量螺旋的要求,依据每位教师提交的《教学日志》,研讨在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形成《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诊改周报》上报。学生层面则每堂课结束时,均可在云课堂平台进行评价,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并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师生共同为云端教学品质建设出谋献策,以达成最佳教学效果。

(2)创新督导方式,掌控教学品质

        传播效果还可来自教师和学校所做的评估。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线上专题考查或测评项目,以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校教务和质量管理部门可组建由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线上教学督导队伍,面向任课老师开展随机教学督导工作,通过进入在线课堂后台、“推门听课”进入教学直播间,检查云课堂的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及时了解通识课程在线教学传播效果。

        从拉斯韦尔“5W”模式寻求通识课程在线教学的传播策略,在单向线性传播的基础上,结合通识课程的特征,增加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形成决策指挥、资源整合、教学运行、学业激励、质量诊改五方面贯通引领通识在线教学的做法,得到实践的证明和师生的认可,以期为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