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精粹|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赵慧娟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省“高校专业课程群和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题编号:2020NDKT031),课题组主要成员:张旭涛、王郝、朱千锋、张伟、刘春 。
课题组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智能制造对高职机电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总结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设计和竞赛规程开发的经验,借鉴各项技能大赛赛项设计理念、标准内涵、考核要素和评价方法,构建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成果简介
本课题在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对接岗位能力、赛项规程和职业标准,从素养、技能、知识三个维度,“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技能竞赛为载体,技术训练为手段”,构建基于职业技能竞赛、满足岗位群能力需求的机电专业课程群;二是立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依托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组建技能大赛专业社团,实施“常规教学系统培养、专业社团培育拓展、集中训练强化、竞赛对抗提高”的高职机电人才培养路径。三是建立由“课程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岗位能力评价”构成的涵盖学生培养与成长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构建高职机电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形成高职机电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亮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二、主要改革成果和实践效果
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突破与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实现技能大赛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阶段教学问题,课题组从六个方面进行改革。1.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构建满足岗位群能力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电专业课程群组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着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局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为目的,将专业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通过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基于职业技能竞赛构建满足岗位群能力需求的机电专业课程群。
公共基础大类课程培养学生满足职业需求的通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奠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竞赛满足岗位群需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需求,围绕专业岗位能力需求选择职业技能赛项,围绕职业技能竞赛设立专业方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从业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相关课程(群组)进行修读。
2.以技能大赛项目技能要求为导向,设计机电专业核心课程
将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深入研究技能竞赛考核的侧重点,研究评分标准。技能竞赛一般以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为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类项目一般考察PLC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以202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为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增加了智能机电控制系统集成与调试相关知识;《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增加了视觉识别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增加了数字孪生虚拟调试相关知识。课题组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中引入技能大赛的核心项目技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2022年申报新专业《智能机电技术》,在课程设计上要增加一些应用性课程,例如《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传感器与机器人视觉》、《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调试》、《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等课程。
根据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类项目的评价过程以及评价标准,学生的职业素养很重要,在课程改革中,以此进行尝试,以职业素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思政的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获得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专业核心课程《PLC应用技术》获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人获校“课程思政教学十佳”荣誉称号。
3.将技能大赛知识点与技能点引入课程设计
在教育教学愈发重视实践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要建设实用性课程,将技能竞赛纳入课程设计与考核标准,前期采取“讲授+实训”的教学模式,后期应重点以创新实训为主。高职机电类专业坚持三年“核心技能不断线”,开设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创新课程,开展技能竞赛相关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以班级为单位,并轮流按顺序开展,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机电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为例,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技能要求,对原有教学项目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进行课程重构,该课程教学改革在2022年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进入国赛选拔赛。
4.实施“常规教学系统培养、专业社团培育拓展、集中训练强化、竞赛对抗提高”的高职机电人才培养路径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开展常规课内教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提高技能。依据专业关键能力结合大赛项目和内容,组建专业社团,建立校企双导师队伍,推行“学生助教”模式,低年级在专业课程开始之前熏陶、学习相关知识,训练相关技能;高年级通过社团活动拓展提高;根据赛项规程和职业标准组织集中训练强化。对接岗位能力、赛项规程和职业标准,从素养、技能、知识三个维度,通过参加校赛、校企赛、省赛、行赛、国赛在对抗中提高。学生通过竞赛选拔和层级培养,实现技能广度、深度和集成创新度的不断提升。
5.建立由“课程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岗位能力评价”构成的涵盖学生培养与成长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社会权威机构、企业、校内职能部门为主建立“三方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构,建立由“课程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岗位能力评价”构成的涵盖学生培养与成长全过程的才培养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学校、家长、学生、企业的需要,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学习系统,构成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认真研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类项目的评价过程以及评价标准,大致可以分为4个部分:机械和电气安装、系统模块调试、系统综合编程调试、职业素养与安全,技能竞赛开设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过硬本领,极强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以及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其评价标准主要是围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展开。完善和改进总结性评价制度,引入形成性评价制度,不以成绩作为单一的评判标准,建立由“课程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岗位能力评价”构成的涵盖学生培养与成长全过程的才培养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社会权威机构、企业、学校共组教学质量评价与运行监控机构,从学业修读质量、竞争力、适岗及职业发展能力全方位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将职业素养引入评价体系,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具,思想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6.用技能大赛选拔过程创新人才培育制度
技能大赛具有甄别人才的特点,要借鉴技能大赛的选拔经验积极对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创新。实施“常规教学系统培养、专业社团培育拓展、集中训练强化、竞赛对抗提高”的高职机电人才培养路径。
第一,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中找出具有榜样意义的学生,在进行新生教育时用榜样影响学生的思想,为他们种下职业技能大赛的种子。第二,要积极创建专业社团,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有经验的技能大赛的参加者作为组织者,以实训管理员的身份将新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并以职业竞赛的考察内容为导向开展日常学习工作。最后,集中训练强化,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将学生的创新创作作品展现出来,并进行鼓励性评价,举荐优秀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构建从基础技能→岗位技能→综合技能三个不同层级的技能训练培养路径,学生通过竞赛选拔和层级培养,实现技能广度、深度和集成创新度的不断提升。
三、成果水平和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技能大赛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大突破,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题以当前技能大赛发展现状为研究点,并展开研究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的技能大赛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根据技能竞赛赛项设计和竞赛规程开发的经验,借鉴各级各项技能大赛赛项设计理念、标准内涵、考核要素和评价方法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课题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课程体系的研究路径和评价清晰、简洁,具备一定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成果中课程改革实践模式容易借鉴,可复制,便于同类高职兄弟院校参考;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机电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满足岗位群能力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指导性和借鉴价值。
四、课题进一步实施方案
课题组将继续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将专业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进一步在机电专业进行实践改革。 结合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课题组进一步夯实推进核心课程PLC应用技术、机器视觉与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产线控制、物流设备智能化技术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的教学改革,不断总结归纳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成果,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构建高职机电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形成高职机电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新亮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