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作者:张云雷、毕文健发布:2022-10-25 23:47分享: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张云雷、毕文健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053),课题组主要成员:尚海磊、许子健、盛宏寿、蔡玉峰、顾云海、徐甲。


一、研究缘起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教育成为高校必须开展的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课时、课程内容要求。为落实大政方针,探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之路,本课题组开展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20年10月,该课题被立项为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一般课题,经过2年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

二、研究框架

        (一)时代背景和外部要求研究
        对新时代劳动形态所呈现出的新状态和新结构全面审视,对新时代劳动形态对劳动者的新要求重新思考,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重新定位,这是本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二)课程体系整体架构研究
        构建“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多维融合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中心任务。
        (三)高校劳动教育主要路径研究——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实践
        高校劳动教育的重点从中小学阶段“广泛开展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转而聚焦到“与大学生未来所从事的专业、职业领域对接的专业劳动”,专业教育成为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领域,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环节是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是专业实践的必要手段,大学生应在专业实践中亲历劳动、体悟劳动,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课题组调研表明,高校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相剥离,体现出“重技轻德”、“重专业训练、轻服务性劳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等不足,究其原因是专业实践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专业技术与技能的训练方面,特别是生产实践,偏重让学生获得本行业技术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专业(工种)操作技能,提升熟练程度,取得初步生产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品质的培养,也导致毕业生“劳动意识不足,实际劳动经验较为缺乏,团队协作劳动经验缺乏,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精神缺乏、求职经验与职业意识不足”,因此专业实践是大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四)教育难点研究——大学生劳动品质培育
        课题组调研显示:一是当前大学生劳动品质较为缺失,本科生热爱劳动与探究态度在大、中、小学学生中处在低等,多数学生“眼里没活”,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太想动、不太想干、不喜欢动手干”的倾向。二是大学生的劳动品质未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五成左右的学生近一年从未参观过农场和林场。七成以上本科生从未参观过工厂生产线,学生脱离工农业生产现象普遍,劳动实践“真题真做”度不高。三是支持劳动品质养成的社会组织系统尚不完备,社会文化对职业存在曲解,想从事工程师的学生人数随着学段上升而下降,学生认为,与“网红”相比,工程师“太辛苦,又脏又累,有时还有风险”等,因此劳动品质培育是本课题的难点。 

三、研究成果

        (一)新时代劳动形态下劳动者、劳动教育的新审思
        1.新时代劳动形态呈现持续迭代、新旧交融、多元并存的状态
        新时代手工劳动、机器劳动、智能劳动三种劳动形态“持续迭代、交叉融合、新态频生和适度复兴”。新时代新旧劳动形态的更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迭代;并非以旧换新,而是新旧交融;并非简单“机器换人”,而会催生新的职业形态;并非淘汰手工劳动,而是复兴手工劳动。
        2.新时代劳动形态对劳动者提出新要求
        第一,劳动工具趋向“类人化”,“通过劳动创造新的自我”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之一,“为了喜爱而从事劳动”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取向。
        第二,人的主要劳动内容趋向智慧劳动、创造劳动、情绪劳动,要求劳动者不仅应具备在专业领域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同时应具备复合素质(学习力、创造力、情绪力、审美力等)。
        第三,新时代生产方式转换,要求劳动者具备跨界整合力、沟通协作力。
        第四,劳动对象趋向虚拟化,但人仍然要学习掌握从事实体劳动的基本劳动能力。
        3.新时代劳动形态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应树立一种新旧兼容和不断发展的内容观;应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构建教育与生产劳动互相促进的正向反馈系统。
        (二)构建新时代“8+8+16+X”四层次的大学劳动教育体系
        1.构建“懂劳动、善劳动和爱劳动”的目标体系
        (1)懂劳动: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善劳动:引导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爱劳动:培育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品质。
        2.构建“四板块”的教育内容体系
        (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劳动与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2)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结合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3)生产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生产过程中,体验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技能,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4)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人、学校和社会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强化社会责任感。
        3.构建“8+8+16+X”四层次的大学劳动教育体系

层次

课程

学时

实施路径

责任方

考核方式

劳动教育理论课

8学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识必修课

学校统一安排,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及辅导员负责实施。

必修课程考核(小论文)

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修课内劳动实践

累计不少于8学时

在各专业实践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

各二级学院统筹,由相应实践课程教师负责实施。

纳入所依托的实践课程考核

课外劳动实践(必修)

累计不少于16 学时

劳动实践教育与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校园环境维护“五结合”

由活动的组织教师负责

纳入“素质发展学分和第二成绩系统” 管理

日常劳动和各种形式的广义劳动实践

学时不限(X)

 

 

 



        4.构建大学劳动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监督机制,强化宣传引导。
        (2)劳动教育资源建设保障: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后勤保卫处牵头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各教学单位联系校外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建设特色劳动教育实践中心。
        (3)信息化管理保障:团委PU平台升级为学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勤工助学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素质发展学分和第二成绩单管理系统。
        (4)经费保障:通过设置学生劳动岗位,相关单位可逐步减少用工数量,降低支出,节省的经费可用于学生的培训、劳动保护和必要的补贴与奖励。
        (5)安全保障:给参加劳动实践的学生统一标识,加强劳动保护,必要时为其购买商业意外保险。
        (三)在专业实践的全流程有机纳入劳动教育
        1.专业实践与劳动教育互融互促的关系
        (1)专业实践是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二者的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和交互性、教育理路具有一致性、资源具有共享性、体系具有共通性。
        (2)劳动是专业实践的必要手段。从专业实践的历史溯源、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机理看,劳动是专业实践的必要手段;主动参与专业实践中的服务性劳动是大学生的义务;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参与校内外公共服务性劳动,更能彰显专业技术劳动价值。
        2.在专业实践中有机纳入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在专业实践中有机纳入劳动教育,能够用劳动教育的道德内蕴弥补当前专业实践“重技术培养、轻德行教育”的不足;能够有效促进智力发展和专业水平提升;能够使学生获得劳动乐趣和享受、舒展身心,体会到劳动的审美意义。此外,有利于明确职业方向、提升职业适应性;训练特定职业领域及相关领域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建立与社会的联系,为未来职业做好准备。
        3. 在专业实践全流程中有机纳入劳动教育的设计
        (1)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美好的劳动目标和专业使命。唤起学生作为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产业行业建设和发展推动者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秉持为产业行业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的劳动动机。
        (2)选择实战项目,引导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劳动习惯
        引导学生到生产实境中参与劳动,尽量选择实战项目或半实战性项目,可以在产教融合平台,完整参与和体验真实项目运作全流程,产生市场效益,或产出获得认可的成果、孵化具有创业潜力的项目。引导学生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
        (3)在方案设计时,引导学生立足全流程劳动视野。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企业生产、商业服务全流程,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强调基于项目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4)在任务下达时,引导学生怀着乐观开朗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摆脱畏难情绪,尽快进入角色,能够坚持艰苦条件下的劳动;建立乐观型解释风格。学习运用ABCDE模式,将挑战看作是专业学习的一部分,避免执着于那些危机事件的消极情绪体验。
        (5)在项目开始时,引导学生带着热情饱满的劳动情绪。引导学生自我体认“学生和准职业人”的“双重身份”,充分彰显主体性、高投入,一方面接受指导,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工作人员独立承担任务,积极、独立地在工作中学习。 
        (6)在项目进行中,引导学生建立诚实谨慎的劳动品格。引导学生清楚并牢记劳动规则、劳动法律法规,强化质量标准意识;扎实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步骤;严守规则,关注细节,避免主观随意。
        (7)在遭遇挑战性项目时,引导学生保持专心致志的劳动精神。产生沉浸体验的活动要求学术全神贯注,不再想起日常生活中的忧虑、挫折等,而完成任务后,重新出现的自我仿佛更强大了。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与自己有相似目标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在临近结束时,要防止学生松懈情绪,要求坚持到底。
        (8)在遇到挫折和失误时,引导学生磨炼愈挫愈勇的劳动意志。引导学生先进行低能力领域的专门训练,获得更多的征服感体验,建立在专业实践劳动中的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的复原力,从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来看,提高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从外在保护因子看,主动争取教师、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从困境中走出来。
        (9)在基本目标达成后,引导学生秉持创新创造的劳动追求。引导学生带着研究的目的参与劳动,将方案的规划设计师、方案落地的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巧匠、技术革新师等结合于一身。
        (10)在项目结束时,引导学生实施公平公正的劳动评价。兼顾专业实践劳动本身和活动前后的服务性劳动,综合知识与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评价。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根据成果的实际意义以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进行评价。
        (四)大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机制设计
        1.积极心理学对劳动品质培养机制研究具有适用性
        积极心理学研究“三支柱”模型(主观水平上的积极情绪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与劳动品质培养研究内涵相吻合;积极心理塑造的正向理路与劳动品质的培养路径一致;积极心理学界定的核心品质与新时代劳动品质培养内容契合。
表1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品质与劳动品质培养内容对应表
 
        2.学生劳动品质培养机制设计
        (1)劳动情感培育。劳动开始前,激发内在动机、兴趣与热情;劳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创造追寻“愉悦、满足、幸福”等积极情绪体验。
        (2)劳动人格树立。引导学生建构积极的劳动品格,全面认知各类劳动项目,开展扎实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奠定劳动品质的培育基础;放手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全神贯注投入,激发和培养劳动品质;创设有难度的劳动任务,帮助学生打造“阶段优势”,训练、强化和内化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学习领导团队的方法,学习公安排权利和义务,客观合理评价团队成员付出,公平分配劳动资源和劳动成果,营造充满“爱、帮助、关怀”的团队关系。
        (3)社会组织系统(小系统)构建
        高校构建与中小学相贯通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品质培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统筹构建松散型的区域共享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生产力培训基地或产教融合基地;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文化,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优秀劳动者。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