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精粹|农业院校劳动教育融合研究与实践
南京农业大学陈婵娟、马愈迪共同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农业院校劳动教育融合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JDKT002),课题组主要成员:阎燕、李伟锋、张炜、李刚华、成何珍、刘智勇、雷云 。
劳动及其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大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践行者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接班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当前的实践探索也在向着推动二者的融合方向发展。本研究在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机制之下,在“新农科”和“耕读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现实案例的解读,探索出适合农业类高校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路径,通过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实现了专业劳动知识传授、专业劳动技能培育、专业劳动素养形成,从而培养出新时代会劳动、爱劳动的人。
通过查阅文献及开展相关调研,我们发现,高校劳动教育内容中的劳动思想、劳动能力与劳动实践,和新农科与耕读教育倡导的专业教育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使得两者在客观条件上具备了融合贯通的潜在可能性。但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又各有侧重,前者强调通过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后者意在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目标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家庭和学校普遍更注重后者,两者在教育目标方面的相互促进、在教育内容方面的相互关联和在教育方法方面的共通融合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已经具备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支持,开展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高效性、有针对性的高校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已经迫在眉睫,重视劳动教育在高校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的强烈助推器功能是时代赐予的光荣使命。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研究主体较为单一、认识局限或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聚焦性研究,这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有益经验和探讨二者融合背后的理论逻辑留下了研究空间。
本研究结合农科教育的特点,通过将劳动价值意涵层面的知识融入到现行学科的课程教学当中,同时釆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探索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方式与路径,并予以推广。
一是融入培养方案。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涉农高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办学指导思想中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至今进行了10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始终坚持将劳动教育紧密与专业教育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在最新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入专业教育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以我校参编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为参考教材,在课程内容上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强化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择业创业观,相关课程团队加强集体备课,修订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出台了《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劳动周实施方案》,要求各专业每学年设置劳动周1周,编制劳动周教学大纲及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同时应当注意,尽管当下“专业+劳动教育”的课程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主流,但是仍然需要注意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要陷入将劳动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侍女”的泥潭,也不要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和合共生的关系,在地位上不分主次,在融合模式上不是机械性的简单叠加。
二是开展耕读教育。结合农科教育特点,以“耕读教育”作为农业类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健全耕读教育体制机制、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强化耕读教育实践教学等措施,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的综合性育人功能:从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加强耕读教育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以“耕读中国”“大国三农”等为主题开设《民俗与当代社会》《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南农简史》等通识核心课程,编写农业概论、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中国民俗文化、稻作起源与文化等具有校本特色的耕读教育教材,以期在“读”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学习,丰富人文底蕴、提升农耕技能、涵育道德品行;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聘任耕读教育兼职导师,开展耕读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耕”中进一步体味劳动的价值、树立劳动意识;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耕读教育专项)相关工作,共立项100门示范课程,引导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和耕读教育元素,实现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搭建起农业特色的立德树人载体,立体化、艺术化、多元化地呈现专业课程中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追求和耕读理念,引导学生增强强农兴农责任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评价体系建设。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劳动教育实施了权威性顶层设计,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同时明确提出应当在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是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因此,根据劳动教育评价的理念和劳动教育实施的实际,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应以三种类型为主:基于素养标准的综合评价、基于学生经验的自主评价、基于学生发展的增值评价。通过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可以推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的不断健全。除此之外,通过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辅助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评价,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发挥反馈改进功能。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要重点在丰富评价载体上下功夫,依据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劳动教育中“服务”“创造”“躬行”等价值要素的弘扬,才能够真正做到评价设计科学合理、评价过程公开公正、评价结果导向正确。通过制定劳动教育评价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